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療方法
治療心衰之目的是糾正血流動力學異常,緩解臨床癥狀,提高運動耐量,改善生活質量,防止心肌損害進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治療原則包括病因治療,去除誘因,調整代償機制,延緩心室重構以及對癥治療等。
充血性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臨床上極為常見的危重癥,是多數器質性心臟病幾乎不可避免的結局。其發(fā)病率在普通人群中約為1‰,隨著年齡的增加,發(fā)病率相應升高,在65歲以上人群中約達8‰。一旦確診,應按規(guī)范治療。下面講一講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療方法。
治療心衰必須遵循以下幾項基本原則:
?。?)必須重視心衰病因和誘因的治療,這是治療心衰關鍵之一。
?。?)盡量減輕心臟負荷:包括休息、低鹽飲食、適當應用鎮(zhèn)靜藥、限制活動等。落實這些簡單的治療措施,對于輕度心衰病人,甚至可以不必應用利尿藥和強心藥就可以獲得糾正;對于重度心衰者采取嚴格的低鹽飲食和控制入水量,同樣是減少心臟負荷、水鈉潴留的重要措施,決不能因為現(xiàn)在有了各種利尿藥、血管擴張藥、正性肌力藥物等,而忽視這些一般性處理方法。
(3)盡管目前有許多新型正性肌力藥物,對于心功能屬于Ⅱ~Ⅲ級的患者仍首選利尿藥,視病情口服或注射;無效再根據適應證選用ACEI和洋地黃類制劑。非洋地黃類正性肌力藥僅用于上述藥物治療無效時作為短期應用,不能作為一線藥物長期使用。洋地黃類仍是目前最主要正性肌力藥物。但對于單純舒張功能不全性心衰,洋地黃治療不但無效甚至有害。
(4)對于Ⅳ級心功能不全或急性肺水腫患者:目前治療趨勢是將血管擴張藥、利尿藥、ACEI和強心藥聯(lián)用,這樣既能降低心臟前、后負荷,又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最大限度提高心輸出量。
想要維持正常生活,減少心衰的發(fā)病率,還要做好日常護理:
1.一般患者應采取高枕位睡眠;較重者采取半臥位或坐位。
2.限制體力活動,心力衰竭較重的患者以臥床休息為主;心功能改善后,應適當下床活動,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3.一定要戒煙、戒酒,保持心態(tài)平衡,同時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4.少量多餐,低鹽飲食,每日食鹽不宜超過5克。
5.按醫(yī)囑服藥;預防呼吸道感染;育齡婦女要做好避孕。
相關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6/6E/ooYBAGABdW2AMW0gAAEElFdZimI99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