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癌檢查方法都有什么
生長于顱內的腫瘤通稱為腦瘤,包括由腦實質發(fā)生的原發(fā)性腦瘤和由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至顱內的繼發(fā)性腦瘤。顱內腫瘤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 以20-50歲為最多見。那么腦癌檢查方法都有什么?
1、顱骨平片:顱內高壓、松果體鈣化及移位、異常鈣化、骨質破壞、內聽道擴大、蝶鞍擴大等。
2、腦血管造影:不作為腦腫瘤的常規(guī)檢查,但可用于術前腫瘤與重要血管的解剖關系和腫瘤血供,及術前栓塞等。
3、CT檢查:CT檢查密度分辨率高,并易于顯示顱內腫瘤含有的鈣、骨骼、脂肪及液體;CT可顯示腦室、腦池、硬腦膜和顱骨,利于腫瘤與毗鄰的 解剖關系。CT對比增強掃描可了解腫瘤血供及對血-腦脊液屏障的破壞情況,利于腫瘤的顯示和定性。螺旋CT使冠狀位及矢狀位重建圖像的分辨力同軸位重建圖 像相同,三維成像、分割成像和CT血管造影提高了CT對顱內腫瘤診斷的正確率。
4、神經核醫(yī)學檢查(PET與SPECT)可區(qū)分良惡性腫瘤、術后殘余腫瘤與瘢痕。
5、活檢術:立體定向活檢術是顱內腫瘤標準的活檢術,應從不同部位獲取多個標本進行系列活檢,盡量避免腫瘤的不均一性造成的診斷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