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那些被染色的黃魚
據(jù)3月24日《半島晨報》報道,在拆遷工地內,一女子十幾分鐘就將數(shù)筐泛白死魚染黃,整個過程碰巧讓一網(wǎng)友用手機拍攝下來。20日清晨8時許,大連中山區(qū)港灣廣場遼寧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樓后的拆遷工地,一女子拿出兩個裝滿紅色液體的塑料瓶,先后將瓶里的紅色液體倒入洗澡盆內,盆里的水瞬間變黃。接著女子將裝滿魚的鏤空塑料筐放入洗澡盆內搖晃,并不時用戴著塑料手套的雙手捧起盆里的黃水向死魚身上淋灑,反復幾次之后,再將塑料筐從水里提出來,那些泛白的死魚全部變得鮮黃。
近年,用染色劑把魚染黃的報道還有很多,并不是個別現(xiàn)象。如2007年4月12日《半島晨報》報道,有部分魚販公然在大連黑嘴子海鮮市場大門外,用黃色染料水就地加工黃花魚,染色后的黃花魚售價高出市場內正常黃花魚1~1.5元錢。不單大連,其他地方也有類似情況,如臨海、杭州發(fā)現(xiàn)不少被染色的小黃魚、揚州黃魚也有染色的.....類似的報道還有一些,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市場上出售的黃花魚、大頭寶等多為近海水產養(yǎng)殖,黃花魚身上的顏色比野生黃花魚要淺得多。不良商販為了將養(yǎng)殖的黃花魚冒充野生黃花魚,就將其顏色染黃,賣出高價。另外,當魚長時間沒賣出去不新鮮時,一些商販也會用染色劑和防腐劑浸泡,然后冒充新鮮魚出售。據(jù)現(xiàn)有的報道,染魚所用顏料有檸檬黃、油漆、未知染料等。
如何才能識別染色魚呢?方法很簡單:用干凈的衛(wèi)生紙擦拭魚身,如果衛(wèi)生紙染上色,說明魚被染了顏色。此外,還可以用手刮一下魚鱗,如果手變黃了,也證明染色了。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魚放入清水里,如果水變黃色,那魚也可能是染過色。
實際上,這些鑒別方法都只是權益之計而已,我不認為真的能夠避免買到染色的黃魚。因為不法商販很容易找到染魚之后不掉色的顏料,或許還會有一些無德專家專門為不發(fā)商販提供不掉色的顏料(就像三聚氰胺一樣)。一個沒有信譽的市場是非??膳碌?,消費者根本沒有辦法保護自己。
相關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6/33/o4YBAGDoA3uAImVYAADIkWyTMK4063.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9B/o4YBAGBaOiuAbCCUAAC1HAB86W893.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E2/ooYBAGBaPHmAdwRIAAC38CeWcFE24.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E1/ooYBAGBY7NGAXM8aAAC3tU0MRPM74.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E1/ooYBAGBY8UaAE-sGAAC4iPyEpjc74.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9B/o4YBAGBaQaqAYcx6AAC2YTunXcY91.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