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的中醫(yī)病因
中醫(yī)認為本病從其發(fā)病、病機和臨床表現來看當屬中醫(yī)學的“淋證”、“白淫”、“精濁”等疾病范疇。如《諸病源候論》謂:“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腎虛則小便數,膀胱熱則水下澀、數而且澀,則淋瀝不宣”。
《醫(yī)碥·赤白濁》篇云“精濁出自精竅,與便濁之出于溺竅者大異”?!蹲C治要訣·白濁》指出白濁的成因為“精濁窒塞竅道而結者”?!蹲C治匯補·便濁》也指出“精濁者,因敗精流于溺竅,滯而難出,……淋漓不斷,與便溺絕不相混”。
《醫(yī)學心悟·赤白濁》更進一步提出其病因、病機,云“濁之因有二種:一由腎虛敗精流注,一由濕熱滲入膀胱”,并提出了比較明確的治法,指出“腎氣虛,補腎之中,必兼利水,蓋腎經有二竅,溺竅開則精竅閉也。濕熱者,導濕之中,必兼理脾,蓋土旺則能勝濕,且土堅凝則水自澄清也。補腎,菟絲子丸主之,導濕,萆薢分清飲主之”。
目前,中醫(yī)學對本病病因的認識以外感、情志、飲食、生活習慣、勞傷等因素為主,病機以臟腑、氣血功能失調為主要特征。由于本病常常表現出較為復雜的病因病機特點,給辨證論治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臨床上如果對其病因病機把握不透徹,治療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滿意。
對疾病病因病機的認識,不能單純局限于中醫(yī)范圍,應該結合現代醫(yī)學研究,綜合加以考慮,融會中西醫(yī)兩方面對本病的認識,以正確把握本病的發(fā)病及病理過程,為合理診治,提高本病的療效提供研究方向。
中醫(yī)學認為,病因是指破壞人體相對平衡狀態(tài)而導致疾病發(fā)生的原因。對人體而言,其發(fā)病與否、發(fā)病后的病理機制等主要取決于致病因素的強弱和自身正氣的盈虧以及正邪相爭的結果。慢性前列腺炎的發(fā)病及病機同樣遵循這一基本規(guī)律。此外,男性自身的生理、病理特點也常常反應出一些特殊的病因、病理特征。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有什么不
- 2 前列腺炎嚴重嗎
- 3 前列腺炎是怎么形成的
- 4 前列腺炎怎么造成的
- 5 前列腺炎怎么得的
- 6 是前列腺炎嗎嚴重嗎
- 7 什么是前列腺炎
- 8 前列腺炎用哪些要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