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手指心病消-自我保健的大原則
關于調心養(yǎng)心,我有五大方法,即“五步調心療法”,是集五大治療方法于一體的綜合療法,很多媒體采訪我的時候,我也不藏著掖著,一一全都說出來了。我的“五步調心療法”,是由“調心話”、“調心針”、“調心罐”、“調心藥”和“調心膳”所構成。在臨床上我會根據患者的特點,有的多談心,有的以針灸為主,有的以拔罐為主,有的以中藥為主,病不重的,我就干脆讓患者以食療,藥膳為主來調養(yǎng),更多的時候是很多方法綜合運用的,因為治療效果都還不錯,所以有了很多“回頭客”。
很多病人病好以后,就不再踏進醫(yī)院的大門,而我的患者病情緩解后,很多都去兒復返,回來做定期保健。就像北京76歲的李大爺,在2010年,我用3次針灸和拔罐治好了他久治不愈的足跟痛,他從此成了我的鐵桿粉絲。從他家到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醫(yī)院,足足有20多公里路程,來回2小時,可他每個月都要來找我3次,并且堅持了三年。不僅他每月來找我“報到”,還“忽悠”自己的老伴、兒子、兒媳也成了我的病人。于是3年來他們一家大大小小的疾病都被我扼殺在了“搖籃”中,現在全家身體素質都非常好。
有病治療,沒病保健。很多病人和李大爺一樣,最初因身體不適前來求診,癥狀消除后,卻成了我的“常客”。每隔一段時間,就到醫(yī)院扎扎針灸,拔拔火罐,把小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中。我管這叫“在治療中保健,在保健中治療?!边@種保健與治療相結合的臨床實踐,是最經濟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
中醫(yī)提倡的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在未得病之前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治療?!胺虿∫殉啥笏幹?,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病已經形成了,你再去用藥,就像口渴了再去挖井,臨到打仗才去鑄造兵器一樣,那不就晚了嗎?
所以我提倡大家定期保健,多保養(yǎng)自己的身體,而我精力有限,不可能醫(yī)治天下所有的病人。俗話說求醫(yī)不如求己,與其把自己的身體交給醫(yī)生,不如自己給自己做保健,接下來我來教大家如何用我們的雙手來給自己保健,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做,有病防病,無病強身。強健了身體,節(jié)省了金錢,何樂而不為呢?
在介紹具體的方法之前,我們看一下自我保健的一些原則。自己動動雙手做保健具體到實際操作上,我將之分為面、線和點。所謂面,就是一片或者整個身體。這個很好操作,就是不拘位置,適度敲敲打打,都對身體很好。
我認識的一個老爺子,今年快90歲了,10年前做了腸道癌手術,術后問我怎么做保健避免癌癥的復發(fā)。我就推薦他每天堅持按摩整個身體,他后來每天早晚都會將身體,包括頭在內,按揉一遍,他這樣整個地按摩身體,達到了通經活絡、延年益壽的目的,到現在身體恢復特別好,天好的時候還經常出去遛遛彎。
再一個就是線,線說的就是經絡了,對線進行保健,沿著經絡刮痧、拔罐、捏、敲、揉都可以,只要掌握大致的方向和位置就可以了。再一個就是要遵循一定的時間,我們身體的氣血在一定的時間都會流經特定的經絡,在氣血流注到的時候按摩經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說早上9-11點適宜按摩脾經,11-13點適宜按摩心經,15-17點適宜按摩膀胱經,19-21點適宜按摩心包經,總之大家想改善哪個臟腑就可以在相應的時間里按摩該經絡。
最后一個是點,也就是具體的穴位,關于穴位先說一個基本的知識,大家看穴位位置的時候都會看到說穴位在xx上或者下幾寸,如內關穴在腕橫紋上2寸,這個寸并不是3。33厘米,而是等身寸,就是用自己的手指去量化。一寸為自己拇指一橫指,兩寸為食、中、無名指三指并攏后的寬帶,三寸為四指的寬度。
自己用手找到大致的位置以后,再用手去按點,最敏感的點就是最佳治療點。一般來說如果身體出現病變,按壓到正確的穴位的時候身體會出現酸麻脹痛的感覺,而且身體長期有病變的人,相應的穴位上會出現和其他位置不一樣的地方,如一個小疙瘩,或者相應的區(qū)域有色素沉、顏色差異,或發(fā)涼或者發(fā)燙等溫度異常。這些特征,也能夠幫助我們判斷治療。
對于穴位,大家只要找準大致的位置,然后自己在穴位附近按壓,以感覺最敏感的點為準就可以了。很多時候病變的治療點不一定完完全全就在特定穴位上,在臨床上,我有的時候會在目標穴位的上下左右去尋找一下,以確定最佳治療點。所以,我們在尋找穴位位置的時候不用太過拘泥于“應該的位置”,最敏感的點通常就是最佳的治病點。
在這里再多說一點,雖然很多時候穴位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但是我不太建議長期只刺激一個穴位進行保健。我曾經給一個有心臟疾病的人說過不舒服的時候按按內關穴,后來再見他的時候就發(fā)現她內關穴紅紅紫紫的,問他時他說覺得按了內關穴非常管用,他就每天都按揉很久,所以這個穴位就青紫一片了。
其實長時間刺激一個穴位是會有破氣的可能的,而且也會降低穴位的敏感程度和對身體的改善作用,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局限于一個點,要把點、線、面結合起來,不要只盯著一個位置,像心經上很多穴位治癥很相似,按摩的時候最好都帶上,就成了以點帶動線,多按摩幾條線,又會成了按摩面,這樣點、線、面結合保健起到的保健效果更好。
總的來說,身體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按摩身體的時候有酸麻脹痛的感覺,就說明這個地方發(fā)生瘀滯了,也說明自己找對地了,只要加以正確疏導,讓身體的氣血重新正常流通就可以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目的。大家可不要小瞧這些小小的瘀滯點,要知道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大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從最細小問題開始積累、變大的,如果我們通過敲敲打打、捏捏揉揉,把這些小問題扼殺在搖籃里,那么我們自然也就無病一身輕了。
相關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F/ED/ooYBAGL-6qiAMfhpAALyjQ8AGeY11.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F/8B/ooYBAGLOL9uAX3ETAAMRgkBCgqE89.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9/BB/o4YBAGEaKiqAcBbPAAIWpIf5Mpg45.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B/4A/o4YBAGEnJHyAJsPWAAThclUutoo82.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6/37/o4YBAGDoA9WAeIBfAADkPPP5_Ps390.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89/oYYBAGDoA9WAWqRpAAEGHux6-C0192.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0B/oYYBAF1_AD6AceOAAAIPu4sskE440.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73/A8/o4YBAF0JqK6Aa9-SAANm3FmM13E5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