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損傷不僅是運動員的專屬問題,任何人在運動中都有可能因為姿勢不當、強度過大或準備運動不足等原因而受到損傷。為減少風險,應了解運動損傷的原因、癥狀及處理方法,并采取適當?shù)念A防措施。
1、運動損傷的原因
運動損傷通常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兩類。急性損傷包括扭傷、挫傷或骨折,常由突然的沖擊或動作導致,例如跑步時崴腳、摔倒等。慢性損傷則多由重復性活動引起,如網(wǎng)球肘、膝蓋勞損等。常見致傷因素有:
姿勢不當:如跑步時落地方式不對,長時間動作錯誤會對關節(jié)和韌帶造成損害。
運動強度過大:運動量遠超身體承受能力,會導致肌肉過度疲勞,甚至撕裂。
缺乏熱身:未充分活動關節(jié)、拉伸肌肉會增加損傷風險。
設備或環(huán)境問題:不適合的運動鞋、地面不平整等外部條件也會引發(fā)問題。
2、常見的運動損傷癥狀
急性損傷的癥狀表現(xiàn)為疼痛、腫脹、瘀血或活動受限,如腳踝扭傷后難以站立。慢性損傷通常表現(xiàn)為疲勞性疼痛、特定動作困難等,但由于癥狀較輕,易被忽視。需要注意,如果出現(xiàn)劇烈疼痛、腫脹迅速加重,應及時就醫(yī)排查是否存在嚴重問題。
3、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對于輕微運動損傷,可采取RICE原則:
休息Rest:暫停運動以防損傷加重。
冰敷Ice:受傷48小時內(nèi)每次敷冰15-20分鐘,有助消腫止痛。
加壓Compression:使用彈性繃帶包扎,減少腫脹擴散。
抬高Elevation:將受傷部位置于高于心臟的水平,減緩血液回流。
如癥狀較嚴重,可考慮以下治療:
藥物治療:如非甾體抗炎藥例如布洛芬用于緩解疼痛和炎癥。
物理治療:針灸、按摩、牽引及物理療法可幫助恢復。
手術治療:嚴重肌腱斷裂、關節(jié)韌帶撕裂的情況時,需手術修復。
4、運動中如何預防損傷
正確熱身:運動前至少進行10分鐘的動態(tài)拉伸,如開合跳、慢跑等。
量力而行:根據(jù)自身能力逐步提高運動強度,避免過度疲勞。
選擇合適裝備:佩戴護膝、選擇合適鞋子,確保運動場地安全。
加強核心肌群鍛煉:增強全身肌肉力量,提高身體抗沖擊能力。
運動損傷并非運動員專屬,在日常運動中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無論是運動前的預防工作,還是受傷后的應對處理,科學的態(tài)度是關鍵。一旦出現(xiàn)難以控制的疼痛或長時間未緩解的癥狀,請及時尋求醫(yī)療幫助,切勿自行拖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