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源性胰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膽源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膽道系統(tǒng)的疾病引起胰腺炎癥,常見原因包括膽結石、膽管狹窄、極少數(shù)情況下還可能與寄生蟲感染相關。要預防和處理膽源性胰腺炎,需針對根本病因進行診斷與治療。
1、膽結石:膽結石是導致膽源性胰腺炎的最常見原因。膽結石阻塞膽總管或由膽總管進入壺腹部時,可導致胰液排出受阻,進而引發(fā)胰腺的自身消化性炎癥。此時患者通常出現(xiàn)急性腹痛,伴隨惡心、嘔吐甚至發(fā)熱。
解決方法:
藥物溶石療法:如口服熊去氧膽酸,可幫助減少膽結石體積,但效果較慢,適用于小結石患者。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膽結石伴膽囊炎的患者,切除膽囊可以降低膽源性胰腺炎的風險。
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用于移除膽總管內的結石并緩解阻塞。
2、膽管狹窄:膽管先天性狹窄或后天受到炎癥、腫瘤壓迫,同樣會導致膽汁和胰液的分泌受阻,從而影響胰腺正常功能,引起膽源性胰腺炎。
解決方法:
球囊擴張術:通過內鏡進行膽管擴張,可緩解膽管狹窄導致的阻塞問題。
支架置入術:部分患者需要通過植入支架保持膽管通暢,減少復發(fā)風險。
手術治療:嚴重狹窄或持續(xù)性阻塞可能需要手術切開膽管。
3、寄生蟲感染:某些情況下,寄生蟲如肝吸蟲進入膽道或胰管,造成局部阻塞或炎癥刺激,可能引發(fā)膽源性胰腺炎。
解決方法:
驅蟲治療:服用抗寄生蟲藥物,如阿苯達唑,可以有效殺滅寄生蟲。
膽道清理:通過內鏡或手術完全清除膽道中的寄生蟲及其阻塞的物質。
預防措施:避免攝入被寄生蟲污染的淡水魚和蝦,做好飲食衛(wèi)生。
膽源性胰腺炎的防治需及時控制病因并規(guī)范治療。對于任何不明原因的急性腹部疼痛,應盡早就醫(yī)并行影像學檢查如B超、CT,以明確診斷,避免延誤治療可能導致的嚴重并發(fā)癥,保護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