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幾天前,病房里收了一位老年女性,患者的一側髖關節(jié)曾經因為骨折,不久前做手術釘上了內固定螺釘,這次是把另一側髖關節(jié)摔傷骨折了?!吧狭藲q數,怎么骨頭這么松?”——這已經是我面對的千百次患者的提問了。
在骨科臨床,許多老年女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癥,病人們都在詢問:“我到底是怎么得的這個病呢?”有些不太專業(yè)的回答總是說:“您歲數大了,衰老導致骨質疏松……”其實,這種回答并不準確,由于不同患者骨質疏松癥的形成原因涉及到治療方案,因此今天要針對絕經后骨質疏松專門說一說。
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微細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險性升高為特點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松癥在臨床上主要分為原發(fā)性骨質疏松和繼發(fā)性骨質疏松,其中,原發(fā)性骨質疏松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和老年性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的分類
1、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
Ⅰ型(絕經后)骨質疏松:絕經后10~20年婦女,雌激素不足為主要病因。
Ⅱ型(老年性)骨質疏松:70歲以上男女兩性,年齡增大為主要病因。
2、 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由各種疾病、藥物或其它因素引起。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并不僅僅是補充雌性激素這么簡單,應該由專科醫(yī)師根據每位患者的自身特點采用個性化治療,才可能有效治療并預防骨折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