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是些什么東西
中醫(yī)的有些詞匯在生活中用的非常普遍,比如,“火”,濕氣,體質,調理等等,今天開始跟大家念叨有關濕氣那些事兒。
濕氣在南方人體會最為深刻,生活中的濕氣可以有衣物濕漉漉的,陰陰涼,悶熱,汗出不透吃飯不香,地面泛潮,物品返潮。這些普通的生活經驗也影響著中醫(yī)關于濕氣的形成、表現的認識。
因此,中醫(yī)把表現為身體疲倦,胃口不好,大便糖稀,胸口憋悶,大小腹脹,汗出不透,身熱不高的發(fā)熱,皰疹(水泡),關節(jié)腫脹酸楚,小便不爽快,水腫舌苔膩等表現歸之于水氣、濕氣造成的,稱為水濕病癥。凡是可以造成這些表現的病邪都稱為濕邪。
濕氣的成因有內外兩個方面的原因,外部原因是濕邪,也就是表現出以上特點的致病因素;內部的原因是我們的脾胃受損,不能正常的克制濕氣這類病邪。人之所以患濕病,是由內外兩方面的因素相互“決斗”的結果,也就是濕邪和脾胃之氣斗爭的結果,脾胃之氣勝利,濕邪就不能致病,脾胃之氣輸了,就會得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