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痛風患者的八個飲食誤區(qū)
今天在門診接待了一位70歲男性痛風患者,病史3年,前后共有5、6次記性發(fā)作,最近一次發(fā)作是一個月前,仍以腳部拓趾關節(jié)疼痛為主。血尿酸超標,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等慢性病。
經過簡單了解,我發(fā)現(xiàn)他的日常飲食中有以下8個做法違背了痛風營養(yǎng)原則:
1.每天食用蜂蜜一大勺,早餐拌粥喝。蜂蜜含有大約50%的果糖,果糖增加尿酸的生成,對痛風患者不利。
2.經常食用豬肚等動物內臟。動物內臟含有大量的嘌呤,尤其是豬肚,每100克含132.4毫克嘌呤,是典型的高嘌呤食品。不利于控制血尿酸(尿酸乃嘌呤在體內的代謝產物,痛風患者應該低嘌呤飲食)。
3.每天喝2罐酸奶。牛奶本身幾乎不含嘌呤,但發(fā)酵成酸奶后,一方面乳酸菌含有較多嘌呤;另一方面,發(fā)酵還使乳糖轉化為乳酸,后者不利于尿酸排泄。
4.每天吃2次共約8~10粒螺旋藻。雖然我沒看到具體的檢測數(shù)據(jù),但根據(jù)常識,藻類(如海帶、紫菜等)含有大量嘌呤,估計螺旋藻也會含有大量的嘌呤。
5.喜歡喝狗肉湯。肉類本身即含有較多的嘌呤,加之嘌呤是水溶性的,很容易溶解于湯中,所以肉湯含有大量的嘌呤。狗肉湯也不例外。
6.戒吃豆制品。大豆原料中的確含有較多嘌呤,但加工成豆腐、豆腐皮之后,其嘌呤含量大幅度下降(水溶性的嘌呤在加工過程中流失)。在痛風發(fā)作的間歇期,適量攝入豆制品是允許的。
7.用雞精代替味精。味精的成分非常單一,為谷氨酸鈉,純度很高,達99.9%以上。而雞精的成分比較復雜,除谷氨酸鈉外,還含有核苷酸(分子結構中有嘌呤)等,故而嘌呤含量很高。
8.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腦血栓。阿司匹林減少尿酸排泄,會促使血尿酸升高。痛風患者應盡量避免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
相關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39/oYYBAGETcnyANY62AAItu4mq5Bw58.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39/oYYBAGETcnmAYNNhAAIx1qgOrHE04.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87/oYYBAGDoA3CAeWJJAAD3W6mA1ZM197.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5/32/o4YBAGDVrRmADL-xAACFgOoGZs4022.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9B/o4YBAGBaPP-AAPCFAACoPxCt-rQ07.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08/ooYBAF3DzFOARg3mAALYD5Vib3s70.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17/ooYBAF62FE2AN63DAADEmDDV8to182.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C2/o4YBAF3D9H2AFCHoAAKT3JXFuj06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