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和血虛有什么不同
有愛好中醫(yī)、學習中醫(yī)的人,會很細心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我就曾經(jīng)遇到過有人問血虛和陰虛好像差不多呀,怎么區(qū)別呢?
從廣義來講,陰和血是一類的,氣和陽又是一類的。但仔細分析,還是有較大不同的。第一,血虛相比于陰虛而言,“熱”的表現(xiàn)不明顯,前面說過,陰虛主要有“干”和“熱”的表現(xiàn),但是血虛一般五心煩熱、潮熱、烘熱等癥狀不太明顯;第二,血虛一般在女性,都會出現(xiàn)月經(jīng)的問題,比如經(jīng)量少,經(jīng)色淡,經(jīng)期錯后甚至閉經(jīng),而陰虛則不明顯;第三,血虛更多的是“不榮”的表現(xiàn),就是身體很多地方缺少血液的濡養(yǎng),所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如面無血色,唇無血色,指甲無血色等;第四,影響的臟腑也不一樣,陰虛主要牽涉肺、胃、肝、腎,血虛主要牽涉心和肝。
(一)氣郁體質(zhì)的表現(xiàn)
總體特征:氣機郁滯,以神情抑郁、憂慮脆弱等氣郁表現(xiàn)為主要特征。
形體特征:形體瘦者為多,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煩悶不樂,心慌失眠,咽間有異物感(梅核氣),或乳房脹痛,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心理特征:性格內(nèi)向不穩(wěn)定、敏感多慮。
發(fā)病傾向:易患抑郁、失眠、梅核氣等。
適應能力: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
(二)氣郁體質(zhì)的人如何養(yǎng)生
氣郁體質(zhì),顧名思義就是由于長期氣機郁滯而導致的性格內(nèi)向、情緒不穩(wěn)、憂郁脆弱、敏感多疑的狀態(tài)。除了先天遺傳的原因,長期壓力過大,思慮過度是造成這種體質(zhì)的主要原因。而突發(fā)的精神刺激,比如親人去世、暴受驚恐等也會誘發(fā)形成這樣的體質(zhì),而且患者往往在受到刺激之后記憶力會明顯減退,變得健忘。
調(diào)養(yǎng)原則應為疏肝行氣,開其郁結。理氣不宜過燥,養(yǎng)陰不宜過膩。宜清淡飲食,多吃蕎麥、小麥、刀豆、豌豆、火腿、海帶、海藻、韭菜、薤白、蘿卜、大頭菜、芥菜、甘藍、佛手、山楂、金橘、茴香菜、玫瑰花、茉莉花、白梅花、蕪菁、橘皮、蔥、蒜等具有行氣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不宜過食酸澀食物,也不宜大補。
盡量參加戶外活動和集體活動,如健身操等,更多地融入社會,不能總待在家里。由于這類人容易失眠,睡前一定避免飲茶、咖啡等具有提神醒腦作用的飲料??勺孕邪茨θ幗?、神門、內(nèi)關、中脘、豐隆。
推薦藥膳:橘皮粥
橘皮50克,研細末備用;粳米100克,淘洗干凈,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煮至粥將成時,加入橘皮,再煮10分鐘即成。
氣郁體質(zhì)調(diào)理小方子:佛手10克、杏仁10克、薤白10克、陳皮10克。
相關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9/BB/o4YBAGEaKi6AdgbiAAI4o4Riktg91.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5/7C/ooYBAGDVrTuAAUFcAAHbrkJr1Kc774.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E/0F/o4YBAGB3L2KAMNqxAAC8weeYk9A02.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E/56/ooYBAGB3L8OAATZ4AAC82hNHoqw85.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80/o4YBAF6f3K2AIQXNAAHESppoC4s84.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C8/ooYBAF6f3K6AZ3l7AAHHw9AhRb456.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DC/oYYBAF4BhsOAEBahAAKonHVQJJ083.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74/DA/o4YBAF1RDQyAJzGDAARq0A-7jsY60.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AF/oYYBAF6n93iAVOSpAAOOegumnuY311.jpg)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陰虛怎么引起的
- 2 什么是陰虛
- 3 陰虛是如何形成的?
- 4 陰虛火旺怎么調(diào)理是陰虛嗎
- 5 肝陰虛和腎陰虛要怎樣調(diào)理?
- 6 陰虛怎么食補
- 7 陰虛如何食療
- 8 陰虛可以引起低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