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養(yǎng)精氣神
據(jù)《黃帝內經》記載,上古時候人的壽命是比較長的,“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后世則不然,“年半百而動作皆衰”,其原因在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 數(shù),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修其天年,度萬歲乃去”。
后世的人則“以酒為樂,心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 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放半百而衰也”。也就是說,生活有規(guī)律性,人就會延年益壽;生活沒有規(guī)律性,人就會早衰短壽。
首先是飲食要有規(guī)律,宜定時定量,不宜過饑過飽,不宜偏食?!鹅`樞·五味》云:“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痹巢蛔?,不能滿足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需要,氣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保障人體器官的能量供應,久之可致早衰。反之,“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飲食過量,也是損害人體健康,導致衰老的一個重要因素。
進食過多,超過了消化器官的承受能力,就會損傷脾胃,不能正常地腐熟運化水谷精微,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現(xiàn)代臨床證實,飲食過飽,暴飲暴食,不僅影響消化器官的功能,還可使心腦等器官供血不足,突發(fā)心腦血管病。長期的不節(jié)制地飲食,尤其是中年以后不注意這一點,過剩的脂肪沉積形成。
肥胖癥、脂肪肝。血液流速減慢、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腦血管硬化,可使人提前衰老。所以有“飯吃七分飽,不用醫(yī)生找”之說。
偏食也是致病之因,衰老之由。中醫(yī)特別強調“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谷雜糧,兼收并蓄,才能攝取多種營養(yǎng)物質,使人體的營養(yǎng)趨于平衡,也就是“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如果偏嗜,就會造成很多疾病。如《素問·五臟生成論》說:“多食減,則脈凝澀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技;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fā)落?!薄鹅`樞·五味》也說:“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悅心?!?/p>
事實證明,食鹽過多,大量的鈉離子進入血液,細胞中的水就脫離細胞使其稀釋,作為防護手段而增加血容量;隨著攝入大量的水,使血液體積——血容量持續(xù)增加,從而加重心臟負擔,心臟加大壓力驅動大量血液,血管壁則由于擴張逐漸失去柔性,從而增加了血流阻力,血壓升高。
體內鹽分過多還能抑制碘活動,碘失去活力就會破壞胺質,降低激素分泌,使皮膚變黑,或出現(xiàn)褐斑或雀斑,或皮膚干燥。所以每日進鹽量應控制在10克以下。高血壓病人若每日攝鹽量限制在0.5克以下,血壓會逐漸下降。飲食五味為人體所必需,且又不能多食,所以《素同·生氣通天論》說:“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
怎樣才算合理的飲食呢?《老老恒言》說得好:“勿極饑而食,食不過飽;勿極渴而飲,飲不過多。但使瓜不空虛,則沖和之氣淪讀肌髓?!彩晨傄陨贋橛幸?,脾易磨運,乃化精液。否則極補之物,多食反至受傷,故曰‘少食以安脾’也。”如果做到這一點,飲食就恰到好處了。
其次是少飲酒。酒為五谷之津液,米曲之華英,能避風寒、宣血脈、消邪氣、引藥勢。適量飲酒,可促進消化,補充人體熱能和營養(yǎng),預防心血管病,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還有催眠作用。若醉飲過度,盆傾斗量,整日以酒為漿,則會毒氣攻心,穿腸腐脅,神錯志謬,目不識入。
長期過量飲烈性酒,可引起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脂肪肝和肝硬變,暴飲烈性酒可誘發(fā)急性心肌梗塞而死亡。所以酒當少飲為佳。《本草綱目》指出:“酒少飲則和血行氣,痛飲則傷神耗血?!?/p>
相關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55/5C/ooYBAGTCPayACMyvAAHPky9o3Pw82.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6/D8/o4YBAGD1yhmAUBwaAAC2SF8Y1go66.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9F/o4YBAF8qcaqAHmaBAAWIzDs_atk46.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F8/o4YBAF7YwaWAb61rAADG31raqSY71.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DA/oYYBAF7YwbaAUCwKAADHKMEscuQ10.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1F/ooYBAF1_SvuAZ9BaAAK1tmnZ96g5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