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何時不請自來
沒有人知道癌癥何時降臨,或者會不會出現(xiàn)在自己身體中,但我們知道,大約有1/5的人會因為癌癥去世,實際患癌的人可能更多,尤其是40歲以后。當然,年輕人患癌也不在少數(shù),所以我們都恐懼癌,但不能因此諱疾忌醫(yī)無視威脅就在身邊。
首先,要定期體檢,體檢時增加針對肺癌、結腸癌、胃癌、乳腺癌等常見癌癥的篩查,爭取早發(fā)現(xiàn)。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諸如淋巴瘤、乳腺癌、胃癌等大多數(shù)都可以“治愈”,其他癌癥也會因為早治療而大大延長生存期。
我建議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一定不要吝嗇篩查/檢查癌癥。對個體而已,這不是經濟帳或性價比,而是生命賬和生存期。一個“早”一個“晚”,同一種癌癥的結局也會完全不同。“早”不能靠運氣,而應該靠重視篩查/檢查。
其次,要做好準備,確診癌癥對大多數(shù)人都是災難,所以既要在行動上防范癌癥,又要在心理上準備面對癌癥。一方面,我們要戒煙、限酒、科學飲食(主要是多吃新鮮果蔬、全谷和豆類,減少肉類特別是加工肉類)、管理體重、經常運動、盡量防護污染等,這些措施能降低患癌風險,保護自己。
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明白,即使我們做對了這一切,仍有超過一半的癌癥不請自來?;蛘呙魈欤蛘呶磥?,或者現(xiàn)在它已經潛伏在我們身體里了……當此時,我們必須面對它,積極合理地治療,爭取最好的結果,并做好最壞的打算。
不論年輕還是年老,患癌這種突如其來的考驗都有可能壓垮我們,“嚇死”、“嚇倒”、“嚇病”時有發(fā)生,一人患癌全家受難……如果我們沒有一點思想準備,提前的心理準備,再堅強的意志也會坍塌,亂了分寸,失之治療。
我的建議是,去閱讀了解癌癥科普知識,增加對癌癥及其治療現(xiàn)狀的認識,心中有理性,遇事才不慌或小慌。如果我們對癌癥只有恐懼,而沒有一點點了解,那么又如何談起抗癌或與命運抗爭呢?如果我們對癌癥多一些了解,尤其是對癌癥治療多一些了解,那么就會加固我們的意志力,可以應對不測。
最后,要依靠專業(yè)人員。癌癥治療難度高,復雜,非常專業(yè),尤其是早起癌癥治療,包括傳統(tǒng)的手術、化療、放療,以及最近一些年發(fā)展起來的免疫療法和生物治療等,都是更新很快的專業(yè)領域。在如此專業(yè)的領域,頂尖高手與庸醫(yī)可能相差一條命的距離。
我建議如果條件允許,治療癌癥的任何決策都要去找一頂一的高手醫(yī)生,不能簡單地認為大多數(shù)病人都這樣治,我也這樣治。標準治療方案可能適合你,也可能不適合你。每一個剛發(fā)現(xiàn)的癌癥都要視為“疑難雜癥”,細細分析,認真研究,非高手腫瘤醫(yī)生不可。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癌癥對癌癥患者有哪些作用?
- 2 是癌癥嗎嚴重嗎
- 3 什么是癌癥
- 4 癌癥是怎么引起的
- 5 癌癥是怎樣造成的?
- 6 癌癥能夠避免嗎?
- 7 為什么“癌癥性格”會引起癌癥?
- 8 癌癥性格為什么會引發(fā)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