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非常簡單
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的很多人以宣傳、宣講、推動健康飲食為主業(yè),發(fā)表數(shù)不清的文字,回答無窮無盡的咨詢,有時連自己都不能相信大部分收入竟來自給別人講如何吃飯……然而,如果我們眼界放得更開,思考得更深入,你會發(fā)現(xiàn),健康飲食并非一途,可以有更多選擇,而且非常簡單。
謹以被營養(yǎng)師們奉為“搭配”圣經(jīng)的中國營養(yǎng)學會《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為例,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相關(guān)機構(gòu)推薦有各自不同的“膳食寶塔”,仔細比對這些“膳食寶塔”,你會發(fā)現(xiàn)差異巨大,這也符合我們看得到的現(xiàn)狀,世界不同地區(qū)的人們,比如廣東人、巴黎人和迪拜人,吃著簡直完全不同的食物,完全不同的搭配,但都(大多數(shù)人)獲得了健康。
顯然,我們并非一定要這樣吃或那樣吃才能健康,并非一定要吃米飯或饅頭,并非一定要吃肉,并非一定要吃xx,不論種類還是數(shù)量,都并非一定要怎樣才行。我想說的是,其實,只要是天然的、安全的食物,菜多一點兒還是飯多一點兒,蛋多一點兒還是肉多一點,都是健康飲食,不必糾結(jié),不必執(zhí)著于吃哪種更好,吃多少才行。
我是在倡導隨便吃不用理會營養(yǎng)搭配嗎?當然不是。非常關(guān)鍵的是,不論你吃怎樣的食物,都不要把自己吃胖,否則滿盤皆輸。肥胖危害健康,這是一條“普世”健康原則。那些帶著“啤酒肚”或“游泳圈”還篤定食療調(diào)理的善男信女,是不可能被超度的。很多人不知道,進食量(能量)的多少必須由自己的體重做出判斷,胖就是“吃得多”,瘦就是“吃得少”,離開胖瘦談進食量多或少幾乎是沒有意義的。
對于體型正常不胖也不瘦的大多數(shù)而言,做到健康飲食就很簡單了,只需要遵循幾條基本的、簡單的原則即可。這幾條原則既與食材選擇有關(guān),又與烹調(diào)方法有關(guān),還與消費習慣相連,它們超越了不同地區(qū)飲食習慣的差異,超過了個人對食物的愛恨情仇,也是“普世”的健康原則。因為本文并不想仔細討論這些原則的內(nèi)涵,所以只做簡單羅列如下:
1.限制鈉
食鹽每天不要超過5克,少用醬油、咸菜、腌菜、味精、雞精、醬汁等含鹽或鈉的調(diào)味品(如果用舊替代食鹽),少吃方便面、餅干、面包、零食、掛面、火腿腸等添加鹽或鈉較多的加工食品(加工食品鈉含量標注在標簽營養(yǎng)成分表中,消費者可以查看)。
2.增加鉀
新鮮蔬菜和水果是鉀的主要來源。
3.限制糖攝入
每天不能超過50克【10%總能量】,最好不要超過25克【5%總能量】。包括各種飲料、甜食、果汁、蜂蜜、紅糖等各種游離糖,但不包括水果和蔬菜中天然的、未游離的糖。
4.限制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
飽和脂肪主要來自肥肉、黃油、棕櫚油和椰子油、奶油、奶酪、酥油和豬油等。反式脂肪主要來自加工食品、快餐、零食、油炸食品、餅干、人造奶油和涂抹食品的醬膏等。
5.增加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主要來自全谷類(未加工的玉米、小米、燕麥、大麥、糙米)、豆類(包括大豆和雜豆)、蔬菜、水果和堅果。
6.其他
多喝水(白水、咖啡、茶均可,惟飲料不行),少喝酒。
相關(guān)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7/22/oYYBAGHNh52AOv0mAACB_ty7tSU927.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9/3B/o4YBAGETcn2AZ2y1AAU9u2zAtuc08.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7/80/o4YBAGD5uCSASzwRAACsBGphw2s55.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59/oYYBAGDVrRmAYF5YAADW1WwboqQ700.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83/ooYBAF4b1FiAQZg4AAJ3HXsuRik78.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17/ooYBAF62FE2AM6SWAAC-1VJBuyY703.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CE/o4YBAF62FC2AdNaKAACT6PeVHa4657.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BB/oYYBAF62EkyALYgcAAREwT9-tko293.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AC/o4YBAF62EkyAG4DqAAQ9gaTLKxg9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