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藥食同源”同時又說“是藥三分毒”呢
關于中藥毒性的問題,很多居民家里做飯也經(jīng)常放些中藥,如廣東等地家庭主婦堡湯都喜歡用些當歸、黃芪、人參、薏苡仁等等。更何況,烹調用的很多佐料本身也是中藥,如白芷、丁香、花椒、桂皮、茴香等等。日常生活中大家常用的山查、杏仁、百合、枸杞等等本身都是中藥,從這一點上看,中醫(yī)食物養(yǎng)生是深入人心的。
一種是大眾化傳統(tǒng)化的觀點,認為中藥都是些草根樹皮什么的,能有什么毒性,多用點少用點沒什么問題的。中醫(yī)大夫開方子也是這樣的,經(jīng)常的情況是,多兩味藥少兩味藥,多用兩克少用兩克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咱們歷來不都是有藥食同源的說法嘛。
還有一種觀點是由于近幾年中藥發(fā)生了一些中毒甚至死人事件引起的,比如英國人報道了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長期服用可以導致腎功能損害(不叫馬兜鈴酸腎損害而是起名叫中草藥性腎損害),一些中藥注射液的不良反應等,這下就引起了一些醫(yī)藥學界和個別提倡告別甚至取消中醫(yī)中藥人士的重視。
部分人反復強調中藥的毒性問題,甚至給人造成一種中藥毒性普遍存在甚至超過化學性藥品的感覺。還真有這樣的情況,北京一個知名大醫(yī)院的腎內科主任查房時候一定要問每個病人吃過中藥沒有,如果回答吃過,立馬就告訴年輕大夫,看看,這都是吃中藥造成的呀。
其實,中醫(yī)藥歷史長河中始終強調部分中藥是有毒甚至大毒的,這種思想同樣也是深入人心的,利用砒霜等毒性中藥害人的故事歷來也不少見,中藥歷來也有“十八反”、“十九畏”的提醒。再說,即使最近幾年發(fā)生的中藥中毒事件,若和化學藥品相比,其反應遠低于西藥。
如上世紀50年代美國氯霉素曾造成1000多人死亡;上世紀60年代反應停造成1萬多嬰兒畸形,5000多人死亡。而中藥魚腥草注射液,2006年1月至6月,用藥者1.4億人次,死亡者20人,發(fā)生率七百萬分之一。
中醫(yī)開方用的蔥、姜、蒜、山藥、杏仁、山楂等日常佐料食物都是中藥,有什么副作用?這時候就可以用“藥食同源”來解釋和佐證。但中藥里面確實也有一些毒副作用比較明顯的甚至毒性是非常大的,如附子、麻黃、山豆根、馬錢子、曼佗羅等等。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的365味藥就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種,主要是一些無毒藥,以滋補營養(yǎng)為主,既能祛病又可長服強身延年;中品120種,一般無毒或有小毒,多數(shù)具補養(yǎng)和祛疾的雙重功效,但不能長時間服用;下品125種,是以祛除病邪為主的藥物,多數(shù)有毒或藥性峻猛,容易損傷人體正氣,使用時一般中病即止,不可過量使用。所以,不能簡單地歸納為中藥是安全的,或者中藥是有毒副作用的。能夠進入食療體系的多屬于類似《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所記載的上品的中藥。天然植物占大多數(shù),與化學藥品相比而言,人們還是習慣認為較為安全。
我的理解是大部分中藥是相對安全的,這就叫藥食同源。而部分中藥是有嚴格使用注意事項甚至大毒的,為了提醒大家注意,而稱之為“是藥三分毒”,切不可機械的理解這兩句話。
相關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55/14/o4YBAGTCPayAHdB3AAHwW9Ma5sI95.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C/39/ooYBAGEuf9WAGTosAADIkzGZm-034.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11/BA/ooYBAGCezsmAaQPQAAC43NOYK5c42.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61/o4YBAF4f4FeAXK4UAAdUbObvAew19.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38/oYYBAF4f4GKAdHJjAAdOvi0qg-M20.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5F/o4YBAF4f0HqAHyWbAAdyN_KRnjA61.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9F/ooYBAF3vCt2AeFVwAAG013fcuVI51.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3C/o4YBAF2MWWaABLdFAATplbQhypw53.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