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xué)認為中暑以后有三個特點
暑邪,中醫(yī)名詞,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熱、升散特性的外邪。暑乃夏季的主氣。暑為火熱之氣所化,暑氣太過,傷人致病,則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主要發(fā)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故《素問·熱論》說:“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后夏至日者為病暑?!笔钚爸虏。袀詈?a href="http://talkpolkadot.com/k/gfnakcvzknx5xn4.html" target="_blank">中暑之別。起病緩,病情輕者為“傷暑”;發(fā)病急,病情重者,為“中暑”。
暑邪的特點三個:
第一、暑為陽邪,其性炎熱。這個很容易理解,暑邪都出現(xiàn)在炎熱的夏季,自然為陽邪,性炎熱,所以人中暑以后臉特別紅,心煩,壯熱,發(fā)燒,脈大,汗多。
第二、暑性升散。酷熱蒸騰,暑邪的特點是容易向上向外升散,中暑以后,人身的氣呀陰液呀都容易被耗散,特別容易傷氣傷津。什么叫津液?津液就是人體內(nèi)正常的水份。一定是好的東西叫津液。夏天中暑的人很容易昏倒,就是因為氣也傷了,津液也脫了,出汗出得太多,尿又很少,這時候氣一脫、津液一少,人就容易昏倒。
第三、暑邪多夾濕。中暑的時候不僅僅是中暑,往往還有濕氣一起來侵犯人體。因為暑天除了天熱以外,還經(jīng)常多雨潮濕,所以中暑往往伴隨著中濕氣,除了發(fā)熱、口渴、煩燥以外,還有一些中濕的癥狀,比如胸悶、惡心、嘔吐、拉肚子、四肢乏力,這都叫濕。
根據(jù)中暑這三個特點,中醫(yī)常常用六一散、藿香正氣散等等調(diào)理,藿香正氣水味道雖然不好,但我感覺效果比藿香正氣膠囊效果要好一些。夏天的一種水果被中醫(yī)稱為“天然白虎湯”,對了,是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