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下肢靜脈血栓
什么是下肢靜脈血栓?很多人在聽到這種疾病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其實這種疾病的臨床發(fā)病率還是比較高的,而且這種疾病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那么下面,我來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種疾病的相關知識吧。
下肢靜脈血栓是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下肢靜脈血栓導致的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及并發(fā)的肺栓塞是病人勞動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險。該病一直在臨床上深受重視。19世紀著名醫(yī)學家提出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滯緩,靜脈壁的損傷和高凝狀態(tài)。左下肢血栓形成遠遠高于右下肢,特別是原發(fā)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有時下肢靜脈血栓還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靜脈,甚至堵塞腎靜脈而引起腎功能衰竭從而威脅生命。
本病最常見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一側(cè)肢體的突然腫脹,患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病人局部感疼痛,行走時加劇,輕者局部僅感沉重站立時癥狀,加重體檢有以下幾個特征:
①患肢腫脹腫脹的發(fā)展程度須依據(jù)每天用卷帶尺精確的測量并與健側(cè)下肢對照粗細才可,靠單純依靠肉眼觀察是不可靠的,這一體征對確診深靜脈血栓具有較高的價值,小腿腫脹嚴重時常致組織張力增高;
②壓痛靜脈血栓部位常有壓痛,因此下肢應檢查小腿肌肉腘窩內(nèi)收肌管及腹股溝下方股靜脈;
③Homans征將足向背側(cè)急劇彎曲時,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小腿深靜脈血栓時,Homans征常為陽性。這是由于腓腸肌及比目魚肌被動伸長時刺激小腿血全靜脈而引起;
④淺靜脈曲張深靜脈阻塞,可引起淺靜脈壓升高發(fā)病12周后可姓淺靜脈曲張。
急性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措施包括:在鄰近四肢或盆腔靜脈周圍的操作應輕巧,避免內(nèi)膜損傷,避免術后在小腿下墊枕,以影響小腿深靜脈回流;鼓勵病人的足和趾經(jīng)常主動活動,并囑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動作,盡可能早期下床活動;必要時下肢穿醫(yī)用彈力長,襪特別對年老癌癥或心臟病患者,在胸腔腹腔或盆腔大于手術后,股骨骨折,后以及產(chǎn)后婦女更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