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愈卵巢癌經(jīng)過
陳女士今年58歲,2000年1月24日行全子宮、雙附件、大網(wǎng)膜切除術,術中見雙側卵巢正常,右輸卵管傘端直徑l厘米萊花狀結節(jié),腹主動脈旁、雙腹股溝淋巴結多發(fā)腫大,片狀融合。右輸卵管冰凍病理為轉移癌。探察肝、脾、膽、胰、胃、大網(wǎng)膜、結腸、回腸、回盲部、闌尾等均未見明顯占位。術后病理示:右輸卵管傘部灶狀腺癌細胞浸潤,并于漿膜層形成癌細胞浸潤結節(jié),可見脈管癌栓,右卵巢未見特殊。
術后半個月腫瘤標記物未下降,2000年3月初開始進行化療,術前癌胚抗原降至正常,但白細胞下降(1.8~2.0)×109/升,血小板降至(23~40)×109/升,2000年5月出院。此后因血象低,被迫停止化療1年,無奈之下選擇中醫(yī)治療。
在努力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時,加強控制腫瘤的力量,亦即攻補兼施。由于患者瘀象明顯,攻伐之品主要為動物類活血藥:白僵蠶、全蝎、蜈蚣、九香蟲、廑蟲等。補益藥多用:生黃芪、太子參、女貞子、枸杞子、雞血藤、山萸肉、紫河車等?;颊哐笾饾u恢復正常,病情穩(wěn)定。
2001年8月,術前癌胚抗原上升至24.做ECT認為手術殘端有復發(fā),因無法定位未做放療(陰道殘端),改用治療卵巢癌的方案環(huán)磷酰胺( CTX)/表阿霉素(EPI)/順鉑(DDP)化疔7周期,術前癌胚抗原下降至正常。
2002年7月結束化療。在這一階段治療過程中,方藥主要為生血湯:生黃芪、太子參、雞血藤、白術、茯苓、女貞子、枸杞子、菟絲子加減,患者化療期間未再發(fā)生血象下降、影響下一周期化療的情況。
其后每3個月復查1次,一直正常。在化療結束后,補益藥多用生黃芪、太子參、黨參、菟絲子、枸杞子、女貞子等,解毒抗癌藥多用草河車、白花蛇舌草、白英、龍葵、金芥麥、土茯苓、蛇莓等。陳女士服用湯藥已4年余,病情一直穩(wěn)定,維持了良好的生活質量,生活起居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