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面癱的草藥如何
生活中不乏面癱患者,發(fā)生面癱的原因很多,發(fā)天氣因素,生活壓力,飲食和其它疾病,若得了面癱如何治療呢?患者不是很清楚,很困惑,都有哪些治療方法,中藥治療如何?下面我們就請面癱專家為大家講講治療面癱的草藥如何?
1、病久虛中挾實,重在養(yǎng)血通絡(luò)
面癱發(fā)生在2個月以上,屬于正虛邪實,病人除具面癱主證外、還出現(xiàn)動輒乏力、自汗、耳鳴、胃納不佳等氣血不足之證。治療則宜疏通經(jīng)絡(luò)、補益氣血,選炙淮山、黃芪、苡仁、赤芍、絲瓜絡(luò)、石菖蒲、川芎、葛根、丹參、白芍。若面部肌肉萎縮,皮膚麻木較甚者,可加當歸,紅花;若眼瞼閉合無力者,可重用黃芪,并加升麻、黨參。
2、初起風邪客絡(luò),治宜祛風解毒。
面癱多發(fā)生在春秋之季,可見口眼歪斜、耳鳴、頭暈、面肌不收,部分歡呼著還可出現(xiàn)典型的劇烈疼痛、皮損紅赤、耳后皰疹。面癱的發(fā)生因為感受風寒邪毒,上犯頭面,致使氣血郁滯、經(jīng)絡(luò)阻痹。
面癱發(fā)生較快,符合“風善行而數(shù)變”的特性,所以在起病初期,應(yīng)當祛風解毒,佐以通絡(luò)牽正。選荊芥、蔓荊子、防風、海風藤、絲瓜絡(luò)、地龍、蜈蚣、白芥子、伸筋草、全蝎、野菊。若伴耳后皰疹疼痛,則可加板細辛、藍根、白芷、連翹。
3、中期活血通絡(luò)、氣血瘀滯。
當面癱發(fā)生半月后,病機常轉(zhuǎn)歸為氣滯血瘀、經(jīng)脈痹阻,病人面肌萎縮無力、面部麻木不仁;甲皺微循環(huán)彎曲度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部分管腔痙攣或狹小。舌紫暗、瘀點,脈細澀。所以治療宜側(cè)重活血祛瘀,佐以通絡(luò)牽正。選紅花、當歸、蜈蚣、地龍、赤芍、白芥子、川芎、片姜黃、全蝎、桃仁。
相關(guān)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CB/oYYBAF62E7OAVNpSAADuccHPKZ4671.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6A/93/oYYBAFut-7CAHGa4AAKg2-cg92A018.pn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D/B7/ooYBAGFn4tOAKgPhAAF9PR9HDsU39.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A2/o4YBAF62EfSAeYROAAFPYjDgAes760.jpg)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什么是面癱面癱什么引起的
- 2 什么叫面癱面癱是怎么引起的
- 3 什么是面癱面癱的原因
- 4 面癱是怎么引起
- 5 面癱是怎樣造成的
- 6 面癱是怎么來的
- 7 面癱是由什么引起的?
- 8 面癱是怎么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