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中日友好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登革熱的“蟲子”其實是蚊子,主要是伊蚊家族的成員,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它們是登革熱的傳播媒介,長得非常有特點:體型較小,黑色的身體上帶有明顯的白色條紋,特別是在腿部和胸背區(qū)域。白紋伊蚊也被稱為“花斑蚊”,因為它獨特的黑白相間花紋非常容易辨認。
這些蚊子喜歡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尤其在雨季或水源豐富的地方更為活躍。它們往往出現(xiàn)在陰暗、潮濕的角落,比如草叢、積水容器、舊輪胎、花盆托盤和垃圾堆等地方。登革熱病毒不會直接存在于蚊子體內(nèi),而是通過叮咬攜帶病毒的患者后,病毒才在蚊子體內(nèi)繁殖并傳播給其他人。
為什么要警惕伊蚊?如何預防被叮咬?
1、了解蚊子的活動時間
伊蚊一般在白天尤其是清晨和傍晚活動頻繁,這與大多數(shù)普通蚊子偏好夜間叮咬不同。特別是在炎熱潮濕的季節(jié),它們的繁殖速度和活動范圍都會顯著增加。
2、清除積水,減少蚊蟲繁殖
伊蚊繁殖速度驚人,它們更喜歡在干凈、靜止的積水中產(chǎn)卵。像廢棄花盆、瓶蓋、舊輪胎、儲水罐等,都是它們的“溫床”。方法:
每周清理家中所有可能積水的容器。
雨后檢查戶外,及時清除積水點。
確?;ㄅ柰斜P無積水或定期倒空晾干。
3、使用防蚊工具保護自己
在室內(nèi),可以安裝紗窗、紗門,掛上蚊帳,或者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工具。室外活動時,可以在皮膚外露的部位涂抹安全的驅(qū)蚊劑,如避蚊胺(DEET)或伊默寧等成分,效果比較明顯。
4、穿淺色、寬松衣物
深色衣物更容易吸引蚊子,而淺色衣服反光較多,蚊子不容易靠近。盡量選擇長袖、長褲等衣物遮住皮膚,減少叮咬的風險。
出現(xiàn)登革熱癥狀怎么辦?
如果被蚊蟲叮咬后出現(xiàn)高燒、頭痛、肌肉關節(jié)疼痛、皮疹等癥狀,一定要盡早就醫(yī)檢查。登革熱沒有特效藥物,主要通過對癥治療,如補充水分、退燒等,避免病情加重。
預防登革熱最關鍵的還是消滅蚊蟲,清除滋生環(huán)境,保護個人衛(wèi)生安全。只要我們從日常小事做起,遠離蚊蟲叮咬,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