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
北京安貞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放射性直腸炎主要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惡性腫瘤,經過放射治療之后,引起腸道并發(fā)癥。如果累積到直腸,那么稱之為放射性直腸炎。在早期腸粘膜細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后小動脈壁腫脹、閉塞,引起腸壁缺血、粘膜糜爛、晚期腸壁引起纖維化、腸腔狹窄或者穿孔、腹腔內形成膿腫、竇道和腸粘連等。引起放射性損傷的因素主要有:照射劑量與治療間隔時間、照射范圍及照射機會與效應的增加有關系。放射性腸炎的發(fā)生部位主要取決于原發(fā)腫瘤部位或放療部位。由于盆腔是腹部放射治療中最多采用的部位,加之直腸的移動性差,70%到90%的放射性腸炎發(fā)生于直腸。放射線對腸壁的損傷作用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在組織病理學上通??煞譃槿齻€時期,即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