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致紅細胞和白細胞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1-10-1589728次收聽
語音內(nèi)容:
紅細胞和白細胞偏高,如果是同時存在,第一,考慮的應(yīng)該是相對性的增多,就是血液濃縮帶來的問題。這種問題一個可以是長期空腹,沒有進食引起的血液濃縮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嚴重的嘔吐、腹瀉,或者是大面積的燒傷引起的血液濃縮引起的。這樣的糾正通過非空腹狀態(tài),還有補充一定量的液體,糾正了血液濃縮的狀態(tài)以后,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增高應(yīng)該可以恢復(fù)正常的。
第二,骨髓增殖性疾病,是可以引起紅細胞和白細胞同時偏高的。這個時候就要看紅細胞和白細胞增高的程度,如果是輕度的增高,比如白細胞數(shù)量只是超過了10×10^9/L到15×10^9/L之間的時候,這一段時間可以是暫時觀察,可以去做一下成熟中性粒細胞功能的檢測。比如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如果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偏高,是一種持續(xù)升高的方式,就應(yīng)去完成骨髓穿刺,來除外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多數(shù)情況下是全骨髓增殖的,包括白細胞增殖,紅細胞增殖和血小板增殖,只是多數(shù)情況下是會以某一種細胞的增殖為主。比如以白細胞增殖為主的就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以紅細胞增殖為主是真性紅細胞增多癥,以血小板增殖為主的有可能是原發(fā)性的血小板增多癥。
也有的時候,在診斷的時候不能夠分辨出來是哪一種,也就可以診斷為全髓的骨髓增殖性疾病,更多的治療是看是不是存在相應(yīng)的一些基因靶點,如果存在JAK通路的基因突變,可以給與JAK通路的抑制劑來治療,如果沒有那就可以考慮用羥基脲和干擾素來治療。
第二,骨髓增殖性疾病,是可以引起紅細胞和白細胞同時偏高的。這個時候就要看紅細胞和白細胞增高的程度,如果是輕度的增高,比如白細胞數(shù)量只是超過了10×10^9/L到15×10^9/L之間的時候,這一段時間可以是暫時觀察,可以去做一下成熟中性粒細胞功能的檢測。比如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如果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偏高,是一種持續(xù)升高的方式,就應(yīng)去完成骨髓穿刺,來除外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多數(shù)情況下是全骨髓增殖的,包括白細胞增殖,紅細胞增殖和血小板增殖,只是多數(shù)情況下是會以某一種細胞的增殖為主。比如以白細胞增殖為主的就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以紅細胞增殖為主是真性紅細胞增多癥,以血小板增殖為主的有可能是原發(fā)性的血小板增多癥。
也有的時候,在診斷的時候不能夠分辨出來是哪一種,也就可以診斷為全髓的骨髓增殖性疾病,更多的治療是看是不是存在相應(yīng)的一些基因靶點,如果存在JAK通路的基因突變,可以給與JAK通路的抑制劑來治療,如果沒有那就可以考慮用羥基脲和干擾素來治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guān)推薦
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偏高提示是什么病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D/C0/ooYBAGFpQpSAGKcVAAIDOxnaaLU461.jpg)
白細胞中中性粒細胞的比例占比最多,白細胞正常范圍是4~10×10^9/L,其中50%~70%是中性粒細胞,第二占比多是淋巴細胞,占比到20%~40%之間。如果中性粒細胞比例偏高,實際還是相對簡單的疾病,因為中性粒細胞是在髓系的整個發(fā)育過程中最成熟的細胞,成熟的細胞發(fā)生疾病都是比較簡單的疾病,只有幼稚細胞發(fā)生疾病時才是不太好控制的疾病,所以中性粒細胞偏高時最常見的應(yīng)該是細菌感染造成的問題,通過抗生素的抗感染治療以后,中性粒細胞的比例就會逐漸回落,也有的病人是在感染之后。中性粒細胞升高的時長會比較長,有時和感染過程不平行,此時要多做監(jiān)測,一般在兩三個月到半年,中性粒細胞的變化有時也就回落下來。如果中性粒細胞的持續(xù)升高,就需要考慮是不是有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里以中性粒細胞升高為主,主要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還要罕見一點的中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此慢性的粒細胞病白血病,是一種以成熟粒細胞增多為主的一種疾病,相對的貧血血小板減少的發(fā)生會比較溫和,但是如果中性粒細胞升很高,會有血栓風(fēng)險。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目前也有非常好的靶向藥物治療,整體疾病的病程越來越向慢性疾病靠攏。
白細胞值是多少算高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D/78/o4YBAGFpQpGAbtlsAAHqI0ltrYs582.jpg)
白細胞計數(shù)里邊,4~10×10^9個/L是正常范圍,超過10×10^9個/L,考慮是白細胞的增多。白細胞增多實際上這里邊也和具體的里面的分類有關(guān),最主要的白細胞增多還是中性粒細胞增多,或者是淋巴細胞的增多,很少是會由于單核細胞的增多或者是嗜酸、嗜堿細胞增多引起的白細胞總數(shù)增多。所以白細胞的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增多、淋巴細胞增多和異常細胞的增多。在白細胞增多里邊,一般中性粒細胞超過7×10^9個/L,就基本上認為是偏高了。這個時候要看中性粒細胞的偏高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還是一種持續(xù)性的沒有原因的粒細胞的增多。如果是細菌感染相關(guān),經(jīng)過抗感染治療以后,粒細胞就會降下來。持續(xù)的粒細胞增多,需要考慮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穿刺、基因檢測來明確診斷。對于淋巴細胞,因為它在占比是20%~40%,不同的地方,正常值范圍略有差異,一般是超過4×10^9個/L的時候就認為淋巴細胞的數(shù)量增加了。這里邊也分為T淋巴細胞的增多和B淋巴細胞的增多,需要去做淋巴細胞亞群,來看這其中是哪一種類型的細胞增多。T淋巴細胞增多更多的是和病毒感染相關(guān),有急性的或者是慢性的病毒感染。急性的病毒感染相對的治療以后比較好控制,淋巴細胞相應(yīng)的會回落的比較好。但是慢性的病毒感染,就相應(yīng)的回落會比較慢。以及B淋巴細胞的異常,要需要去做更多的檢查,去看是不是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如果出現(xiàn)了異常的細胞,就要去做骨髓穿刺,來看是不是急性白血病。
嗜堿性粒細胞高的原因是什么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D/C0/ooYBAGFpQo-AD1e0AAC1ScRrFWE854.jpg)
首先要看嗜堿性粒細胞怎樣算是增高的。嗜堿性粒細胞在白細胞里邊的占比是非常的低的,正常白細胞是4-10×10^9/L,其中嗜堿性粒細胞占比小于1%,絕對計數(shù)一般情況下也是小于0.01×10^9/L。整個白細胞里邊最常見的是中性粒細胞占比50%到70%,淋巴細胞占20%到40%,嗜堿性粒細胞占的比例非常的少,正常情況下這部分細胞是不會增多的。但是在化驗檢測當中,經(jīng)常會看到機器打的嗜堿性粒細胞的比例超過1%,比如1%或者是2%的比例,這樣的輕度升高有的時候是一種檢測誤差,需要再去做白細胞手工分類,看一下是不是真正的嗜堿性粒細胞升高。嗜堿性粒細胞升高常見的疾病,應(yīng)該是慢性的粒細胞性白血病,和慢性嗜堿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這樣的嗜堿性細胞都是比例增高很多的。一般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嗜堿性粒細胞比例都會超過5%以上,要到慢性嗜堿性的粒細胞性的白血病,嗜堿性粒細胞占比就應(yīng)該更多,一般得達到10%到20%的比例。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檢測到嗜堿性粒細胞輕度增多,要通過手工計數(shù)的方式再來確認一下,是不是嗜堿性粒細胞真的占比比較高。有的時候在血涂片里邊,也經(jīng)常會看到嗜堿性粒細胞的輕度增多,比如達到2%的水平,這個時候也經(jīng)常會,和檢驗科的老師去溝通一下,看看嗜堿性粒細胞增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再來決定病人是不是需要去做骨髓穿刺的檢查。
成人白細胞高有沒有危險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6/97/oYYBAGFpQoyAMQB7AAESoqUCGMg763.jpg)
成人白細胞升高危險程度實際上是跟白細胞數(shù)量相關(guān),高到一定程度就是有危險的,成人的白細胞數(shù)量的正常值是4到10×10^9/L,高于10×10^9/L的時候就是高白細胞血癥。當白細胞大于50×10^9/L時,就是比較高的白細胞了。白細胞淤滯就會造成血栓方面的風(fēng)險,特別是中性粒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達到了50×10^9/L時候,這方面的風(fēng)險是非常高的。白細胞增多里邊達到高白表現(xiàn)的時候,有兩種形式是比較危險的,一種是中性粒細胞的絕對數(shù)值超過了20,甚至是超過50×10^9/L的時候,認為是比較高的中性粒細胞水平了。這樣的問題比較大的可能性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或者是類白血病反應(yīng),需要通過相應(yīng)的檢查去明確診斷,但是同時需要給與一些抗凝的治療,抗血小板的治療來減少血栓的形成。如果是血小板的數(shù)量能夠達到做抗凝治療的程度,病人也沒有相關(guān)的出血風(fēng)險的時候,需要去做常規(guī)的抗血小板或者抗凝的治療來減少血栓的問題的。還有一種,原始幼稚細胞的比例比較高,達到了50×10^9/L的時候,這也是非常危險的,可以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血栓方面問題。但是如果白細胞里邊是淋巴細胞的數(shù)量比較高,超過了50×10^9/L的時候,其實危險并不那么大,相對的淋巴細胞增多引起的血栓的風(fēng)險要低很多。
正常人的白細胞值是多少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D/78/o4YBAGFpQouAc1eRAADqhmWx_Kk247.jpg)
正常人白細胞的數(shù)值為4到10×10^9/L,那是成人的白細胞的正常范圍。當然,新生兒和兒童的比例是不完全一樣的,這里邊主要是講正常成人的白細胞數(shù)量。在正常人白細胞里邊包括了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細胞、嗜堿細胞,還有單核細胞。這當中最主要的應(yīng)該是中性粒細胞,占比是50%到70%的比例。一般淋巴細胞也是在20%到40%這樣一個比例,當這些占比比較多的細胞發(fā)生了問題的時候,也就是反映出來的細菌感染,還有病毒感染這些常見的問題。當出現(xiàn)了不論是細菌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和比例的增加,或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淋巴細胞的絕對值和比例的增加或減少的時候,要針對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去做治療。單核細胞主要也反映的更多的是病毒感染方面的情況,當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的數(shù)值和比例偏高的時候,更多的考慮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這種情況。如果單核細胞的比例絕對值應(yīng)該是持續(xù)超過1.0×10^9/L的時候,更多的就會考慮是不是原發(fā)于造血系統(tǒng)的一些疾病。嗜酸、嗜堿細胞相對的占比非常少,一般情況下,常見的疾病也不會影響到這兩類細胞。嗜酸細胞在一些過敏或者是出皮疹,或者是一些濕疹疾病的時候,可以出現(xiàn)輕度的升高。如果是增多的比例比較高,而且持續(xù)時間很長,要考慮是不是有慢性嗜酸細胞性白血病問題。嗜堿細胞在平時也是非常少見的,能看到升高的一般嗜堿細胞增多,或者是同時也有嗜酸細胞增多,更多的會考慮是不是有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這樣的疾病。
慢粒白血病能活多久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要看具體是屬于哪一種類型的,經(jīng)過診斷,并且常規(guī)藥物治療,大多數(shù)能夠維持長久的穩(wěn)定,很少會出現(xiàn)那種不穩(wěn)定的病情發(fā)展加重的情況。而且只要積極的治療,最終還可以通過骨髓移植的措施去解決這個問題,并不是說徹底的沒有辦法,所以要有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