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jīng)的艾灸療法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技術1
灸穴:次、關元、地機、至陰、血海(雙)、中極、足三里(雙)。
操作規(guī)程:①艾條溫和灸:每穴每次懸起灸10~15分鐘,或?qū)嵃淳?~10次。每天或隔日1次,3-5次為1個療程。②艾線隔姜灸,每穴灸治7~10壯,艾線如棗核大小。每天一次3~5次是一個療程。③針灸:每穴15~20分鐘,每天1~2次。
主治:經(jīng)行不暢,腹脹拒絕按壓,經(jīng)色紫紅夾有血塊,經(jīng)后膨脹緩解。
技術二
灸穴:次料(雙)、關元、神闕、至陰、子宮、脾俞(雙)、腎俞(雙)、生命門(雙)。
操作規(guī)程:①艾條溫和灸:每個穴位每次懸掛灸10~15分鐘或?qū)嶋H灸7~10次。每日或隔日1次,3~5次為一個療稈。②艾線隔姜灸:每穴灸治7~10壯,艾線如棗核大小。每日1次,3~5次為一個療程。③艾線隔附子灸:取適量生附子,切成約0.3cm厚的薄片,放在中極穴或關元穴上,放置棗核大的艾線灸,艾線燃燒后更換爐子,灸直到皮膚紅暈5cm以上,蓋上紗布,固定膠布。幾個小時后立即起泡,直徑可達1~2cm。局部皰疹者應按常規(guī)處理,該方法應在月經(jīng)來潮前5~7天使用。④溫針灸:每穴灸15~20分鐘,每日灸1~2次。
主治:經(jīng)期或經(jīng)后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月經(jīng)量少,色淡質(zhì)稀,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小便清長,而色晦暗,舌淡,苔薄,脈沉細。
技術三
艾灸穴位:關元、氣海、中極、水道(雙)、地機(雙)。
操作規(guī)程:①溫針腹瀉法:中極、水道可以使用2~2.5英寸毫針,進行呼吸補充腹瀉法(吸入呼出,一進三退深淺),然后將艾條放置在毫針的方向盤上,點擊后急速燃燒,燃燒后針冷卻,進行腹瀉法。②隔物灸:以姜片或附子餅均可,或?qū)鼐钠髦糜谘ㄉ?,艾炷隔物灸,每?0壯,體壯脈實若可酌情加3~5壯。③艾條懸灸:雷火神針灸條好,崔啄懸灸法,可按穴施用,直到疼痛停止。
主治:月經(jīng)前或月經(jīng)期小腹冷痛拒絕按壓,熱時疼痛減少,月經(jīng)血量少,顏色暗,怕冷,臉色白,舌頭暗,苔白,脈沉。
技術四
灸穴:次料(雙)、地機(雙)、陰陵泉(雙)。
操作規(guī)程:①毫針刺瀉法:次髎穴以2.5寸針為宜,找準第2對骶骨孔,順其解剖部位其孔道外斜方向進針令針感傳至會陰,腰骶為佳。這個穴位正確施治,可以看到止痛的效果。陰陵泉、地板機采用2英寸毫針迎接腹瀉法,受到嚴重刺激,利濕熱毒盡快從下一個訣竅中除去。②艾條懸灸:以雀啄瀉法施于穴上,或在針刺后稍行溫通,或云熱者禁忌。
主治:月經(jīng)前或月經(jīng)期小腹灼痛拒絕按壓,腰骶骨疼痛連接,平時小腹疼痛惡化,月經(jīng)前疼痛增加,月經(jīng)量多或月經(jīng)期長,經(jīng)色紫紅,質(zhì)稠或血塊,平素帶最多,黃稠臭移動,伴低熱,小便黃紅,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