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治療認識的五大誤區(qū) 不幸得了肝炎好治嗎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肝炎是比較常見的肝病,相對來說肝病治療難度比較大,患者既要注重治療的作用,也要加強良好的調養(yǎng),尤其在日常治療過程當中,千萬不要有病亂投醫(yī),一定要采取正規(guī)的治療方法,一旦治療走入誤區(qū),反而容易造成肝炎病癥加重,甚至誘發(fā)惡性腫瘤的產生。
誤區(qū)一:陽性指標高就要治療
不少人在常規(guī)體檢中會被發(fā)現(xiàn)乙肝病毒標記物陽性指標高,于是急得團團轉,希望能夠快點治療好。其實,這類人僅僅是無癥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并不影響其正常學習和工作。據楊醫(yī)生介紹,乙肝病毒攜帶者3/4在亞洲,我國成年人中攜帶率高達10%,以日常生活密切接觸、血制品、輸血以及母嬰傳播最為常見。
誤區(qū)二:新藥貴藥就是好藥
不少患者認為新藥、貴藥才能治大病,便宜無好貨,一旦得知出了新藥、進口新藥,想方設法也要試一試。治來治去,效果不佳。抗病毒藥物多系進口,前期實驗或臨床研究都在國外進行,初步研究結果顯示治療肝炎效果良好,但是,長期效果還是未知數(shù),有許多藥物國外尚未大量用于臨床,或者說療效尚未公認,抗病毒西藥治療歐美人的肝炎療效明顯,可是用于治療我國肝炎患者時,往往療效不佳,表現(xiàn)出明顯的"水土不服"。
誤區(qū)三:治療目的就是"陽轉陰"
不少患者以為治療的根本目的就是讓病毒指標轉陰,即所謂的"大三陽"、"小三陽"全部轉陰,誤認為只有病毒指標轉陰了,肝炎才算是治好了。這一誤解帶來了許多問題:一是患者四處尋找轉陰良方,但用藥后往往令人失望,或是偶有一、二項指標轉陰,但好景不長,出現(xiàn)反復。有的患者經過治療,"大三陽"確實轉為了"小三陽",照理來說,病情應該好轉,但事實卻相反,病情進一步惡化。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說明上述病毒轉陰帶來了不良的后果,這些陰轉大多是病毒變異造成的,病毒變異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變異的后果也是相當復雜的。
誤區(qū)四:偏方能夠治大病
偏方治大病的說法在我國較為普遍,遇到疑難雜癥,總有人會推薦使用偏方。偏方多出自民間,主創(chuàng)人員未必都有合法的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所售偏方多秘而不宣,藥物組成不詳,其中是否含有有效治療肝炎藥物不得而知。偏方未經任何藥監(jiān)部門審核,也無批準使用文號?;颊咴诓幻髡嫦嗟那闆r下,不可盲目使用。
誤區(qū)五:肝炎必向肝硬化發(fā)展
肝硬化、肝癌與肝炎有關,但最終發(fā)生肝癌的為少數(shù),這很大程度取決于機體免疫狀況,免疫狀況則與心情、情緒息息相關,因此正確認識乙肝要放下包袱,不要為盲目轉陰到處求醫(yī)。在治療的同時,要注意不要勞累,忌酒,并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