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不可少
汶川大地震中,有許多人發(fā)生了骨折,對于這些骨折患者來說,手術后一個很重要的康復措施就是功能鍛煉。骨折治療的原則是“復位、固定、功能鍛煉”。為什么把功能鍛煉看得這么重要呢?這往往是許多骨科病人及家屬所不理解的問題。那么功能鍛煉到底有哪些意義呢?
促進消腫
骨折后,骨折處的軟組織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腫,使得靜脈和淋巴回流受阻,因而會出現傷肢腫塊。該腫塊若不及時消除,可導致相應軟組織黏連,甚至變硬,從而影響肌肉的收縮功能。而通過功能鍛煉,可促進靜脈和淋巴回流,促進血腫吸收,腫脹消退。
促進骨折愈合
傷肢肌肉的反復舒縮活動,可使骨折縱向擠壓力加強,骨折縫隙變小,使骨折部更為穩(wěn)定;還可以改善骨折部的營養(yǎng),增進骨折的愈合。功能練習也可以矯正微小的骨折錯位,利于骨折的愈合。
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功能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防血栓形成。長期臥床的病人,如果肌肉沒有舒縮運動,血循環(huán)會變慢,使組織的新陳代謝降低,傷病的愈合過程會延長。另外,如果血液在受損的血管內緩慢流動,容易形成血凝塊,稱為“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較大,從血管壁脫落下來,隨血液進入全身循環(huán),可引起心、腦、肺重要器官梗死,嚴重的可能造成病人猝死。
減少并發(fā)癥
經?;顒渝憻挘梢灶A防骨、關節(jié)、肌肉等并發(fā)癥,如骨質疏松、骨折遲緩愈合、關節(jié)囊攣縮、關節(jié)僵直及肌肉萎縮等多種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