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生脊柱轉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怎么辦
鼻咽癌是指發(fā)生于鼻咽粘膜的惡性腫瘤。鼻咽癌在世界各地均有發(fā)現,但在其他國家較少,發(fā)病率多在1/10萬以下,而在我國則是一種常見的癌瘤,其中又以廣東省的發(fā)病率最高,故有“廣東癌”之稱。脊柱轉移屬于骨轉移的一種,而骨轉移是惡性腫瘤最常見的轉移方式之一。鼻咽癌骨轉移并不少見,國內報道發(fā)生率為8.5%,男多于女,年齡在30~60歲,平均50歲。鼻咽癌骨轉移多造成劇烈疼痛、神經功能損害(如癱瘓)、肢體功能障礙(如病理性骨折)等嚴重并發(fā)癥,最終導致死亡。此外,少部分患者,首發(fā)癥狀以骨轉移瘤為主,而鼻咽癌原發(fā)灶的表現不明顯,很容易造成誤診和誤治。
鼻咽癌一旦出現脊柱轉移即屬于晚期,根治的可能性不大。鼻咽癌脊柱轉移的重點在于控制轉移灶,緩解疼痛,解除神經壓迫,并給予全身性綜合治療,以減少鼻咽癌脊柱轉移引發(fā)的癱瘓、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針對病人的病情,由于脊髓受壓明顯,我們采用椎板減壓的方法擴大脊髓的周圍空間,解除脊髓壓迫,但椎體已被腫瘤破壞,椎板切除后脊柱發(fā)生嚴重不穩(wěn)。如果我們把軀體比作房屋,那么脊柱就是支撐房屋的支柱,如果破壞了房屋的支柱,房屋就會面臨崩塌的危險,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新的支柱。因此,我們借助椎弓根釘、棒裝置重新建立了脊柱的穩(wěn)定性。
鼻咽癌對放療很敏感,是鼻咽癌脊柱轉移的主要治療手段,放療后局部疼痛緩解率是80~90%,有65~85%未發(fā)生骨折的溶骨性病變經放療后能出現骨化和一定程度的愈合。
相關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8C/oYYBAGDoBDqAGV-XAAC49mXvW4s806.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8C/oYYBAGDoBDqANhIZAADSga_mn6k309.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5A/oYYBAGDVrTGAawt0AAEAFJ9egIM151.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59/oYYBAGDVrS6AbXc7AAF_G-a9g8s935.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D/18/ooYBAGBkwkGAeoleAAFJC71gpW055.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D/19/ooYBAGBmFWmAHqSgAACuNVJX2YM50.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F/78/ooYBAGCBw0qAG681AACvyFLWjQ088.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D/DC/ooYBAGB0qQ6AO1wMAACpQw-TfBQ97.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9E/o4YBAF62Ec2AbvglAADZxEyCt4s19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