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的診斷標準
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yǎng)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其病因可分為神經源性肌萎縮、肌源性肌萎縮、其他原因性肌萎縮。由于患者需長期臥床,??刹l(fā)肺炎、褥瘡等,因此除積極治療外,患者的自我調護也很重要,其診斷可根據患者病史及體格檢查進行。
1、病史:肌肉萎縮的病史診斷應注意患者的年齡、發(fā)病部位、起病快慢、病程長短等?;颊呖杉毙园l(fā)病、慢性發(fā)病、逐漸進展以及迅速發(fā)展。萎縮可分為局限性以及全身性,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以及尿便障礙,既往史應注意有無伴發(fā)全身性疾病,如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疾病。
2、體格檢查:體格檢查應注意患者肌肉體積和外觀、肌力和肌張力,檢查應讓患者盡量得到放松,宜選擇溫暖的環(huán)境和舒適的體位下進行。
臨床上肌肉萎縮的診斷應兩側對比,即肌肉萎縮的范圍分布,程度、兩側對稱部位的比較,觀察有無肌束顫動。另外,肌肉萎縮患者多伴有肌力低下,所以應注意肌容積與肌力的比較,注意肌肉萎縮部位的肌力,肌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