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路晚的9大原因
寶寶走路晚的原因很多,首先與遺傳因素有關;其次是學走路時患病,推遲學走路的時間;另外環(huán)境因素、安全感不足、逆反情緒、體質差、缺乏鍛煉、穿衣過厚、體重過重等也會導致寶寶走路晚。
寶寶出生后會逐漸學會抬頭、翻身、坐立、爬行、走路。大部分寶寶會在12到14個月左右學會走路,但也有些寶寶走路比較晚,在出生1歲半的時候還沒有學會走路,那么寶寶走路晚的九大原因有哪些呢?
1、遺傳因素所致
有些寶寶身體發(fā)育比較健康,但走路比較晚,這可能受遺傳因素的影響。父母學會走路比較晚,所以寶寶走路也會比較晚。
2、疾病因素所致
寶寶正在學走路的時候患病,身體虛弱,就會推遲學走路的時間;尤其是耳部出現(xiàn)病變時,影響平衡,更會推遲學走路的時間。
3、環(huán)境因素所致
寶寶生活的環(huán)境中沒有適合扶著走路的物品,缺乏應有的刺激,讓寶寶失去走路的興趣,會延緩走路時間。
4、安全感不足所致
有些寶寶在練習站立的時候曾經摔倒過,因為害怕再次摔倒,所以不敢學習走路。
5、逆反情緒所致
一些家長會逼寶寶走路,這樣會導致寶寶出現(xiàn)逆反的情緒,從而不愿意去學走路。
6、體質因素所致
寶寶營養(yǎng)不良,體質比較差,也會影響寶寶學走路。
7、缺乏鍛煉所致
有些家長特別溺愛孩子,長時間抱著寶寶,沒有練習走路的機會,就會導致晚走路。
8、穿衣過厚所致
有些寶寶學走路時正處在冬季,此時穿衣比較厚,影響寶寶活動的靈敏性,所以也會導致寶寶晚走路。
9、體重過重所致
寶寶營養(yǎng)過剩,體重嚴重超標,活動不方便,也常會導致晚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