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袁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腸胃性消化不良在中醫(yī)看來,主要是脾胃虛弱或飲食停滯引起的?;颊叱霈F(xiàn)腹脹、腹痛、噯氣、惡心嘔吐等癥狀。針對這種情況,臨床常用的中藥方劑包括香砂六君子湯、保和丸、柴胡疏肝散、參苓白術散等,具體方藥及作用如下:
1. 香砂六君子湯
香砂六君子湯由木香、砂仁、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生姜、大棗等組成,具有益氣健脾、和胃止嘔的作用。這一方適用于脾胃虛弱、氣滯引起的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癥狀。比如有些人吃一點東西就胃脹難受,或者飯后總感覺胃中停滯不化,長期如此就會影響正常飲食。此時通過健脾補氣、理氣化濕來恢復脾胃功能,是比較有效的。
2. 保和丸
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萊菔子、枳實等藥材組成,主要功效是消食導滯、和胃止嘔,適合飲食停滯引起的消化不良。比如,常見的暴飲暴食后,胃里感覺“堵著”,伴有噯氣酸臭、腹脹不適,這種情況服用保和丸可幫助消化,解除胃中積滯。同時,萊菔子和枳實也能幫助下氣寬中,促進胃腸排空。
3.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的組成包括柴胡、白芍、枳殼、香附、川芎、防風、甘草,具有疏肝理氣、消脹止痛的功效。現(xiàn)代生活中,壓力過大、情緒抑郁會導致肝氣不舒,進而影響脾胃功能,出現(xiàn)腹脹、噯氣、食欲不振等表現(xiàn)。這時使用柴胡疏肝散,通過疏肝解郁、調(diào)暢氣機,可以有效緩解情緒導致的腸胃不適。
4. 參苓白術散
參苓白術散由人參、山藥、白術、白扁豆、茯苓、蓮子等組成,主要作用是健脾益胃、補中益氣,適用于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比如一些體質(zhì)較弱的人群,常有食欲減退、乏力易倦、腹瀉或大便不成形的情況。服用參苓白術散不僅能調(diào)理脾胃,還能增強身體抵抗力,幫助恢復元氣。
其他常用方劑
除了上述幾種方劑外,附子理中湯、補中益氣湯等方劑也常用于脾胃虛寒、氣虛引起的消化不良。這些方劑在溫補脾胃的同時,改善脾陽不足引起的嘔吐和腹瀉癥狀。
注意事項
中藥調(diào)理需要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和病情來選擇合適的方劑,服藥前一定要咨詢專業(yè)中醫(yī)師,避免自行用藥,以免因用藥不當加重病情。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樣重要,比如避免暴飲暴食、少食生冷刺激食物、保持規(guī)律作息等,都能有效減輕腸胃負擔,幫助消化功能恢復。
腸胃性消化不良并不可怕,關鍵是早期識別癥狀,結合中藥方劑和健康生活方式來對癥調(diào)理,讓脾胃“輕松運轉(zhuǎn)”,遠離嘔吐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