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坐立或仰臥,頭部盡量向后傾斜,使頭部和身體呈90°。母親用左手手指輕輕推動(dòng)?jì)雰旱谋羌?,使鼻腔完全暴露,右手?duì)準(zhǔn)嬰兒的鼻孔(滴管距離鼻孔約1~2cm),沿鼻腔壁緩慢滴入2~3滴藥液。
母親用指尖輕輕按壓嬰兒的鼻翼,使液體與嬰兒的鼻粘膜完全接觸。
滴藥后不要讓寶寶立即抬頭或站立。最好讓他靜坐或靜躺2~3分鐘,讓藥液充分流入和接觸鼻腔。
小貼士:寶寶坐立滴藥時(shí),媽媽要讓身體靠在椅背上,頭向后傾斜,鼻孔向上;仰臥時(shí),枕頭可以放在寶寶的肩背下,讓寶寶的頭向后傾斜,鼻孔向上傾斜。對(duì)于拒絕合作的寶寶,以滴藥。
不要經(jīng)常給寶寶使用通鼻劑,偶爾使用時(shí),也要注意選用小兒制劑,而不能將成人的藥隨意給寶寶使用。
必要時(shí),滴藥后可用消毒棉球堵住耳道,盡量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避免因耳道不適而用手指拔耳朵。
小貼士、鼻子、耳藥前,媽媽要先洗手,檢查藥液的名稱和用藥時(shí)間,防止因誤滴其他藥物或用藥過(guò)多而損害寶寶健康。使用前應(yīng)充分搖動(dòng)藥液。不要接觸嬰兒的眼睛、鼻子和耳朵,以免傷害嬰兒或污染藥液,影響療效。冬季滴藥前,注意藥液不宜過(guò)冷,以免刺激寶寶引起眩暈、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