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脈和督脈各是什么?主要穴位有哪些?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關鍵詞: #穴位
關鍵詞: #穴位
任脈
任脈是奇經八脈之一,起源于督沖兩脈,同出“會陰”,稱為“一源三岐”。任脈行于胸腹中心,上至下巴。任脈與六陰經有關,稱為“陰脈之?!?,具有調節(jié)全身陰經氣的作用。該穴位主要治療腹部、胸部、頸部和頭部的局部疾病以及相應的內臟疾病。少數穴位對神志病有很強的作用和治療作用。如疝氣、帶下、腹部結塊等。
任脈起于會陰穴,止于承漿穴,單24穴(會陰、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神闕、水分、下灣、建里、建里、上灣、上灣、巨闕、鳩尾、中庭、
任脈從下到上運行,逆行經絡,從上到下,從終點到起點。根部經絡堵塞,任脈堵塞中府。
要穴:
廉泉穴-舌下腫痛,舌慢流口水,舌強不語,暴暗,吞咽困難,能向內壓,能排血,艾灸
天突穴:胸悶、惡心、嘔吐、哮喘、打嗝、暈車可拍打按壓此穴,不能排血,可艾灸
檀中穴:心經乳經肺經交匯處胸悶氣短,心虛肺虛心悸多按此穴
中灣穴:胃脹脾胃不和腹腔有空腹聲為中腕不通。按揉,順為補,逆為泄,可刮痧,艾灸,排血。
水分穴:便秘,十二指腸炎,腸鳴,大便不成形,向內按壓
氣海穴:胃寒、陰虛、手腳冰涼、腿寒、婦科炎癥、宮寒、月經不調按壓此穴順時針按摩,為排泄。(肚臍以上順為排泄,肚臍以下順為排泄)
關元穴:按壓可增加腹腔盆腔溫度,減少婦科炎癥。(用氣海按壓,順時針旋轉)月經后期按壓有助于排出子宮垃圾。月經后三四天,逆時針按壓。熱敷(鹽袋)
督脈
督脈是一條經絡,奇經八脈之一,從長強開始,止于齦交,共28個穴位。督脈位于背后中脊,總制諸陽。因此,所謂的“督脈”是奇經八脈的主脈,與六陽經有關,是“陽脈之?!薄6矫}與大腦、髓和骨密切相關。所謂“腎主骨生髓”、“腎藏精,精生髓,髓養(yǎng)骨”、“腦是髓之?!薄H蚊}和督脈必相交,下交會陰,上交唇。
督脈起于小腹內胞宮,下出會陰,后行于腰背中部至尾骶部的長強穴,沿脊柱上行,經項后部至風府穴,進入大腦,沿頭部中線,上行至頂百會穴,前額下行至鼻尖的素羅穴,穿過人體,至上牙中部的齦交穴。督脈起于長強穴,止于齦交穴,單28穴,分別是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骨、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前頂、囟門、上星、神庭、素道、水溝、交端、齦交。
督脈應從根部開始
要穴:
人:長壽穴,救命穴。一天三次,強身健體,調節(jié)陰陽
印堂:心肺之門。白屬肺,紅屬心,黑屬腎,黃屬脾,青屬肝。常按神清氣爽,雙目有神。印堂是面色之門。
神庭穴:做惡夢需要開神庭:
百會穴:頭暈頭沉,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避免阿爾茨海默氏癥熱敷,每年放血不超過兩次
風府穴:拍打、按摩、艾灸、針灸、放血。頸部堵塞變厚,肩部變厚
啞門穴:睡眠時盡量不要振動,太刺激
大椎:頸椎與胸椎的連接。堵塞形成富貴包,心腦血管疾病,經常按摩熱敷
到陽穴:氣血之源,搶救穴。揉肩敲背拿腰,拍背敲陽穴
命門穴:生命之門。經常刺激這個穴位強身健體。堵塞引起腰椎疾病(委中,與命門對應,腰腹委中求,拍打此穴)。
腰陽關穴:刺激此穴可提高生殖能力
長強穴:提高性功能,提高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