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挫傷和擦傷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受損部位和損傷深度:挫傷是皮下組織受壓破裂但表皮完好,表現(xiàn)為淤青、腫脹;擦傷則是表皮被擦破,伴隨滲血或滲液。
挫傷通常由于鈍器撞擊或摔倒引起,導致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出現(xiàn)藍紫色淤血斑塊,隨時間可轉(zhuǎn)為黃色,伴隨疼痛或輕微腫脹。一些嚴重挫傷還可能壓迫到更深層肌肉組織,引發(fā)功能障礙。擦傷則因皮膚與粗糙表面強烈摩擦造成,皮膚淺層(表皮)受到損傷,經(jīng)常伴有血液滲出,甚至會有少量黃色的透明液體流出,但一般不會累及真皮或深層組織。
挫傷可通過冷敷(24小時內(nèi),每次15分鐘)、按需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如布洛芬)、減少活動量等方式緩解疼痛與腫脹。擦傷則需重點避免感染,應及時清理傷口(流動清水沖洗或使用溫和生理鹽水消毒),涂抹抗生素軟膏,必要時覆蓋透氣敷料以保護傷口。
若挫傷面積過大、多處嚴重疼痛,或擦傷有持續(xù)性紅腫、流膿等感染癥狀,應盡快就醫(yī)評估。日常注意防護,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蛋白質(zhì),能促進組織愈合和緩解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