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條健康飲食“標準”
都說什么都吃的人往往是胖子,吃的好的才是瘦子,看來怎么“吃”可是一項必須好好鉆研的大學問!為了能更好地當個吃貨,下面總結(jié)了12條健康飲食的“金標準”。這12條中若能達到7條,就算得上達標;若在4條以下,需引起注意,及時改正哦~
1、兩餐間隔4—6小時
兩餐間隔太長或太短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太長會引起高度饑餓感,影響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shù)男菹ⅲ绊懯秤拖?。一般混?a href="http://talkpolkadot.com/k/fqcirj4pktm67u9.html" target="_blank">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因此,兩餐間隔4—6小時比較合適。
2、先吃愛吃的食物
桌上的菜,肯定有你偏愛的和不喜歡的,此時該先吃哪個?專家提示,先吃自己喜愛的食物,這會讓你在情緒上獲得滿足。愉快的心情能較快地產(chǎn)生飽脹感,避免吃得太多。
3、飯后別馬上用腦
飯后,體內(nèi)的血液會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腦相對缺血。此時用腦會引起精神緊張、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幾率。因此,一定要在飯后休息半小時以上再進入工作狀態(tài)。聽聽音樂、散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4、早餐不能吃太晚
隨著夜生活的增長,現(xiàn)在,很多人早上起床的時間都很晚,這就造成了很多人都會很晚吃早餐。其實,早餐的最佳時間是在早上8點30之前,如果吃的太晚的,不僅營養(yǎng)得不到吸收,還很容易給胃腸造成負擔,引發(fā)胃腸疾病。所以說,吃早餐一定切忌吃的太晚。
5、飯后半小時再喝茶
飯后不宜立即飲茶,否則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同時,茶中的單寧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質(zhì)混合后會產(chǎn)生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zhì),給胃增加負擔。飯后半小時再喝茶,能促進消化吸收,起到殺菌消毒和護齒的作用。
6、晚上別吃冷飲
晚上7點后,人體體液代謝下降,此時吃涼的食物,尤其是冷飲,不易消除疲勞還會影響睡眠。
7、飯后甜點要少吃
正餐已獲得了足夠的糖分,如果再吃甜點,人體會吸收多余的葡萄糖、淀粉。吃過油膩的東西后尤其不要吃甜點。
8、吃飯環(huán)境要安靜
研究顯示,隨著噪聲增大,受試者感受食物甜味和咸味的敏感度降低。研究還表明,嘈雜的就餐環(huán)境會使人的味覺變遲鈍。專家建議吃飯時不要選擇環(huán)境嘈雜的餐館,有輕柔音樂做背景可以讓人吃得更香。
9、每天吃一次纖維食品
人體攝取了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質(zhì),與大腸桿菌作用,會變成有害的腐敗物。纖維質(zhì)可把它們包圍并排泄掉。因此,每天最好吃一點粗纖維食物,如燕麥、糙米、薏米、紅薯、玉米等
10、多嚼硬的食物
根據(jù)年齡不同,可適當補充一些硬的食物,如水果、甘蔗、生黃瓜等。這是因為較硬的食物要費勁去嚼,當咀嚼的次數(shù)增多或頻率加快時,大腦的血流量明顯增多,活化了大腦皮層,起到防止大腦老化和預防老年癡呆癥的作用。
11、少吃鹽
新版美國飲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所攝入的食鹽量應減少至2300毫克(約一茶匙)以內(nèi)。而那些年齡超過51歲以及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每日所攝入食鹽量應減少至1500毫克以內(nèi)。
12、調(diào)味品別濫用
研究顯示,桂皮、小茴香等天然調(diào)味品,多吃不僅會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還容易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和胃脹氣。因此,在烹制食物時不要過度使用。
相關(guān)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8/30/ooYBAGD7DLaANq8QAACz3gVnvWY06.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9B/o4YBAGBaLnKANn4fAACiPb0CJfs70.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DF/ooYBAGBVA16AT8oRAADB2W7UbVk44.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3C/o4YBAF4b1FqAdnWbAAKB9lzOgmw00.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70/E1/oYYBAFycLLSADN3WAAMwwks8uI051.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B8/o4YBAF62EqyAF6AHAAQdAxv2so480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