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部位鑒別變質(zhì)魚
崇尚健康的人們也崇尚吃魚,因為魚肉是人類優(yōu)質(zhì)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的良好來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周最好吃2—3次。
魚類脂肪含量一般較低,且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有些海產(chǎn)魚類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對預(yù)防血脂異常和心腦血管病有一定的作用。
魚類和其他水產(chǎn)品常采用的烹調(diào)方法有煮、蒸、燒、炒、熘等。煮對蛋白質(zhì)其水解作用,對脂肪影響不大,但會使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溶于水中,因此湯汁不宜丟棄。蒸時食物與水接觸比煮要少,所以可溶性蛋白質(zhì)的損失也比較少。燒有紅燒、白燒、干燒等之分,對營養(yǎng)素的影響與水煮相似。
需要注意的是:魚肉雖好,痛風(fēng)、過敏體質(zhì)、血小板減少和維生素K缺乏者、肝功能障礙、結(jié)核病人服藥期間應(yīng)少吃魚。
魚類品質(zhì)的好壞,不僅對營養(yǎng)素的攝入影響很大,對身體也有很大影響,變質(zhì)魚可在五個部位出現(xiàn)變化:
1、體表發(fā)暗無光澤;
2、鱗片不完整,易脫落;
3、魚鰓顏色暗紅,有腥臭,鰓絲黏連;
4、眼球混濁或凹陷,角膜混濁;
5、肌肉松弛,彈性差。
貼心提示:河魚應(yīng)該叫淡水魚,常見的有鯉魚、鯽魚、草魚、鰱魚、武昌魚、羅非魚、鱔魚等;海魚則包括帶魚、金槍魚、大黃花魚、小黃花魚、鲅魚以及三文魚和多寶魚等。
相關(guān)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5/32/o4YBAGDVrRmADL-xAACFgOoGZs4022.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E1/ooYBAGBY9pOAXOCxAAC6RYFhq5w99.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9C/o4YBAF24D6CAPzNzAAOxQmeh1nY92.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17/ooYBAF62FEyAG0OkAAC_pqHk_V4265.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0A/ooYBAF3D9H2AeL33AAKQ1enQy9o60.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15/ooYBAF62FC2AQhN9AACe7wB4yPY311.jp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72/FE/o4YBAFzmeKeABmG4AANnwliIFFA83.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E/7A/o4YBAGIDebSABH4mAAMtxMJ_gwU0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