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為何是“起陽草”
隨便翻開一本中醫(yī)食療類書籍,都可以找到類似的說法:韭菜味甘辛、性溫,補(bǔ)氣壯陽,古稱韭菜為“起陽草”,用于治療腎氣虛癥......。問題是,古人為什么認(rèn)為韭菜是“起陽草”?有人分析說,因?yàn)榫虏司哂醒a(bǔ)氣壯陽的作用,所以被稱為起陽草,也有人說,因?yàn)榫虏耸瞧痍柌?,所以具有補(bǔ)氣壯陽的作用。這就有點(diǎn)互相論證的意思了。
直到前年冬末春初(3月),我坐車路過遼南某農(nóng)村的一塊韭菜地(不是蔬菜大棚啊),我才有點(diǎn)理解古人為何稱韭菜為“起陽草”:其時天氣尚寒,曠野一片黃土,寸草未生,只有這塊韭菜地(不超過10平米)已經(jīng)長出約2寸長短的、翠綠翠綠的韭菜。冷峻、荒蕪、干枯的黃土地上,韭菜應(yīng)春之天時,破土而出,“陽氣”十足!
古人確定某物的藥性或食性通常采用“類比相通”的方法,因?yàn)椤叭f物同源,天人一體”,人與動植物之間存在著物性相宜、物類同感的共同規(guī)律。古人在選擇藥物、食物的過程中,經(jīng)常奉行“同氣相求”、“取類比象”的原則。古人習(xí)慣于把人和物相類比,期望物的某些特殊屬性,可以通過互滲(類比相通)稱為人的屬性,以臟補(bǔ)臟、以形補(bǔ)形、吃什么補(bǔ)什么以及煉丹長生都是此種“思維哲學(xué)”的產(chǎn)物。韭菜壯陽也與此同理。
這種“類比相通”方法有正確的時候,如人參、首烏、鎖陽諸藥皆具人形可治多種病癥;吃豬血可以補(bǔ)血等,但也有錯誤的時候, 《本草綱目》中提到“鞋底下土”可治水土不服;百草霜(即灶底及煙爐中的墨煙)因其為“煙氣結(jié)成”故可消化積滯;百花上的露水令人好顏色。清代陳修園的《女科要旨》中云,“凡物之多子者,久服亦令人多子。且菟絲子、車前子煮汁膠膩,極私人精,故能益精而聚精”。
那么,韭菜到底是不是起陽草呢?僅有“類比相通”是不足以服人的,因?yàn)轭惐认嗤ㄓ袑τ绣e。這個答案必須到實(shí)踐中去找,即,是否有人——像那些食療書籍中所宣傳的那樣——因?yàn)槌跃虏酥魏昧岁栶艋蚋纳屏?a href="http://talkpolkadot.com/k/342irar9koen3nl.html" target="_blank">腎功能?或者其他可以衡量“起陽”的指標(biāo)。現(xiàn)在的問題是:沒有人去觀察韭菜是否真的會“起陽”,大家只是把古人未必正確的說法傳來傳去,抄來抄去,不會有絲毫長進(jìn)。
總之,韭菜是“起陽草”,只是辜枉說之,只能姑妄聽之。
相關(guān)推薦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E1/ooYBAGBY6qOANcyhAAC3kwJCdxc41.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9B/o4YBAGBaLUqAf5_MAACwG6VlFaU57.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9/E3/ooYBAGBaQRuAdUnMAAC2JZqt1oM07.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06/o4YBAF5p61WAVrbwAAIZ8BbffDw57.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2/D7/o4YBAF5XQBKAXpDXAAMsUg9DY-E92.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2C/o4YBAF2Ef2aAJKhHAAKRWmQoK-875.jpeg)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72/1E/ooYBAFy-5PuABxPKAAURCyhrRFE73.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