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潔
中日友好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佝僂病患兒常見的癥狀包括生長遲緩、顱骨軟化、肋骨串珠、胸骨凹陷以及下肢畸形等。這些癥狀主要是由于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鈣、磷代謝紊亂,導致骨骼發(fā)育異常。家長應及早識別這些表現,及時帶孩子就醫(yī),以避免病情加重。
1. 生長遲緩
佝僂病影響骨骼的正常發(fā)育,導致孩子生長緩慢,身高明顯低于同齡兒童的平均值。骨骼礦化不足會限制骨骼的縱向生長,體重也可能受到影響,顯得瘦弱。這一情況與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鈣磷代謝障礙密切相關,建議通過體格檢查和血生化指標進行評估。
2. 顱骨軟化
佝僂病早期時,頭顱可能出現顱骨軟化的現象。這是因為顱骨板變薄,鈣化不足,前囟門觸感柔軟,輕壓時可能會有凹陷感,嚴重時還會出現顱骨形態(tài)異常。這一現象常出現在6個月以內的嬰兒身上,家長觸摸孩子頭頂時需特別留意。
3. 肋骨串珠
肋骨串珠是佝僂病的典型表現之一,常出現在兩側肋骨前端,尤其是第3到9根肋骨交界處。這種改變是由于肋骨軟骨增生、生長過快而鈣化不足導致的,摸起來像一串串小珠子。家長可在孩子胸部兩側明顯觀察到肋骨的隆起感。
4. 胸骨凹陷
長期鈣磷代謝異常導致胸廓發(fā)育不良,可能引起胸骨向內凹陷,常被稱為“漏斗胸”。這種畸形使胸部正中線明顯下陷,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影響肺部及心臟的功能發(fā)育。
5. 下肢畸形
下肢畸形是佝僂病晚期的表現,最常見的是“O型腿”或“X型腿”。由于下肢骨骼無法正常鈣化,負重時逐漸彎曲變形,影響孩子行走姿勢,嚴重時可能伴有疼痛。這類癥狀往往在孩子開始學步后逐漸明顯。
如何診斷與應對?
確診佝僂病時,醫(yī)生會通過血生化檢查(鈣、磷、堿性磷酸酶水平)和骨骼X線檢查進行評估。
治療方面:
1、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遵醫(yī)囑服用適量的維生素D制劑(如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以及鈣劑。
2、均衡飲食:在日常飲食中增加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蛋黃、魚肝油、豆制品等。
3、日光?。哼m度接觸陽光,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需密切觀察孩子的骨骼發(fā)育情況,確保營養(yǎng)均衡,必要時進行定期健康檢查,及時發(fā)現異常,采取干預措施。